第92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0)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这样的社会心理表现在中国新富群体身上,就体现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主要以“显摆”为主,消费者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类型。富裕群体的奢侈品消费动机无非是炫耀和身份象征、从众和社交。他们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成功后就急切需要一些东西来证明、炫耀成功,标榜自己的上层人士身份,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象征符号。中国的新富阶层,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一方面他们需要选择一些“富贵的标志”来标榜自己的成功和富有。另一方面,这些新成功人士还需要用奢侈品作为“身份认证”尽快得到上流社会(如富裕群体)的认同,从而扩大自己的社交网络。从目前看来,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顶级保健品等都已经开始受到中国买家们的关注秦越:《中国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年9月。。此外,旅游等体验式奢侈品所占比例也逐渐提高,中国正在逐渐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

  但是这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生活中的经济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众所周知,英国的劳斯莱斯轿车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一名北京房地产商买走了一辆价值高达1700万元人民币(220万美元)的劳斯莱斯轿车,据说是劳斯莱斯历史上最昂贵的。这并非个案,劳斯莱斯在中国销量的年增长率是50%,2006年约达到70辆,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劳斯莱斯轿车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中国真的已经进入奢侈消费时代了吗?中国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迈进“下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行列,目前还有大量贫困人口。从很多经济指标来看,并不是一个有条件奢侈消费的国家。之所以会提早呈现出奢侈消费的征兆,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6,超过了0?4的警戒线,中国已经成为亚洲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

  看来奢侈在中国除了标榜物欲而变味以外,还是贫富差距悬殊等诸多问题的附生品。这为我们理解奢侈提供了一个视角,即奢侈消费虽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过度奢侈消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更多伤害,所以中国不能沉醉于奢侈消费带来的临时快感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新富群体确实绝大多数还在第一代,过短时间拥有了过多财富,不像国外很多家族已经经历富三代、富四代的漫长积淀,烫手的财富早已经变成了“老钱”。所以,中国新富群体亟须引导,一方面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完成向成熟消费心理的转变。毕竟奢侈品的实质只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

 第92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0)
  中国新富阶级的真正崛起,必须经历仅仅从财富数量的爆棚,到消费精神和个人品味的提升。与之相伴的将是整个社会形态和消费观念的成熟。

  新节俭主义:消费有理,浪费可耻

  中国新生的财富人群正需要一种全新理念来重塑价值观念,即“新节俭主义”。

  有人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节约是否不合时宜。有人说消费是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车轮,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是否守旧落伍?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肆意消费、物欲横流,“节约”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节约的重视,狂热的消费理念渐渐退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对是否时尚的要求减低,却更加看重品质本身。

  所谓“新节俭主义”,不再是过去的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件衣服,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付物质贫乏的口号,而是对过度奢华、过度复杂的摒弃,是尝试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的方式,其本身的意义就是简单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041.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低碳生活”?它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社区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  尝试"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low carbon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

低碳生活方式 隐形低碳生活中求生意

“今天你低碳了没有?”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除了环保的寓意外,它更作为一个时髦的词汇成为白领们的口头禅。Jason习惯地打开新买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一款搭载英特尔i7处理器的电脑。Jason不只是

选择低碳生活方式 转向低碳经济生活方式的途径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

第97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5)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4)少开1天车。全国1200多万量私家车每月少开1天车,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科学技术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2007年8月。  

声明:《第92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0)》为网友梦里梦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