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7)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以韩国为例。韩国是一个人均拥有车辆较高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已接近每3个人一辆。由于受地形和城市道路等因素的影响,韩国自行车的出行率很低,自行车还只是人们在公园和广场用于健身的一种工具而已。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自行车大国,其难度可见一斑。

  昌原是韩国自行车运动模范城市,市民每月骑车上下班超过15天可获3万韩元奖励。2009年5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骑自行车出席了该市举行的“韩国第一届自行车节”活动。为实现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他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出行以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并希望能在5年内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自行车生产国。

 第67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7)
  韩国政府要从产销两方面大力扶植自行车产业。为实现年产20万辆的目标,政府将提供多种开发援助,并制定了《推广自行车利用综合对策》。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开始修建自行车道或通过公用自行车来推动自行车普及。韩国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设总长为3144公里的自行车道路。据报道,韩国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的预算额为375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0元韩元约合1252韩元),其中高达230亿韩元的追加预算已于4月底通过了国会审议。政府还会模仿“环法自行车大赛”建设“环韩自行车大赛”的线路,将其开发为一项旅游资源。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传统自行车大国的中国,却日益失去对自行车理念的坚持。人们的观念问题是自行车文化形成的最大障碍。“很多人一年只有三五万元的收入,却拼了命也要买一辆汽车。”“在中国,骑自行车给人一种卑微的感觉,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这种观念的存在,迫使很多人虽然认同自行车却不敢骑自行车上下班。

  然而,这正是一种国民不自信的表现。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孔庆东骑旧自行车代步的照片一度在网上流传。孔教授笑言:“这可不是普通的自行车,这是我的‘北京吉普’。我的祖先孔子讲‘俭,吾从众’。提倡节约,这是个真道理。”目前,国内一批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强势人群”正在“脱离四轮,回归双轮”。大街上跑的都是BMW并不会让人赞颂城市品质;相反,一座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和机会平等的城市才会让人们竖起大拇指。

  从“四轮”回归“两轮”,是人们渴望自然的回归。吐着废气的传统燃油汽车正慢慢驶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排放更少、效益更高的氢动力、纯电动力等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清洁动力”好似地下喷涌而出的清泉潺潺绵延,必将取代传统动力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伴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一场“马路上的革命”悄然而至。

  第二节绿色建筑:低碳宜居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和重污染不仅使我们不堪重负,也对全世界构成极大压力。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上升期有可能推动建筑业未来超越工业、交通等部门而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目前建筑能耗已经占到中国全社会总能耗的20%~30%。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发展,刻不容缓。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从长期来看,绿色建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将逐渐获得市场的认可。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可持续建筑工作组(Sustainable Building Task Force)资助的一项研究——绿色建筑的成本与财务收益显示,前期多投入仅2%的成本用于支持绿色设计,就可以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节省20%的总体建设成本——是初期投资的10倍欧特克力推绿色建筑理念,搜狐IT,2008年12月2日。。绿色建筑除隐藏着许多节约能源、节约资金、创造工作机会的经济效益之外,绿色建筑还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绿色建筑的行业低碳发展,是构筑未来低碳生活的必要途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073.html

更多阅读

第83节: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第五章 /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走低碳生态城之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优势,我国城市发展转型必须结合城市产

第82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2)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一村一品”的成功,揭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消费市场、质量优异、经济效益好;三是最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声誉。尽管地方产品有些“肉包子登不上

第81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1)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同样,退耕还草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黄河中游,陕北榆林地区实施草地飞播牧草,10年间泥土冲刷量减少99%;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通过人工种草、改良草地、围栏封育,使草

第80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0)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可或缺,农业亦是如此。  农作物种植的浇灌方式有很多种,传统浇灌主要有漫灌、块灌等等,漫灌、块灌适于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需水量大,但浇水效果并不理想,水

第79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9)

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农民的切身感受最有说服力。杨陵区大寨乡陈沟村陈圈世在记者采访时说,一口沼气池就是一个“钱罐罐”:后院建的那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1990年建造时花费不到1000元,而10年来节省资金达6000元,间

声明:《第67节: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7)》为网友最美的情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