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2003年,由于人类食用果子狸引发的SARS大流行,造成全球8437人受到感染、813人丧生,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我国直接损失逾百亿美元。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毁灭性捕捞和海水污染造成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生命地球指数从1970—2005年减少了14%;由于农地开垦和滥伐滥捕导致森林和生物栖息地丧失,从1970—2005年,陆地脊柱动物平均减少了33%;由于过度捕捞、物种入侵、污染、建坝和调水导致20世纪湿地减少了50%,内陆水域的物种平均下降了35%。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的一步步压缩。 也许在观念层面,佛教千百年来一直崇信的“众生平等”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概略而言,佛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有情众生因为因果律的制约而际遇不同、祸福各别,但在生命尊严这个尺度面前则完全平等、无有差别:“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给我们审视人类自身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人类仍将不得不把其他生物当做满足自己生存的基本资料,但当我们在向生物圈进行索取时,如果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的实相,就会让我们在自然界的生命面前生起一些敬畏谦和之心,给其他生物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也给自己的持续生存留下余地。因为人类只是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无论这一环多么重要,多么特殊,也无法脱离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 我们每天都在免费享受着阳光、空气和水,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实际上,它们的价值大大超过我们想象。2005年4月1日,联合国发布了由95个国家的1300名研究学者联合完成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报告估计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的物产价值15万亿英镑,包括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这些构成了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环境。按照当年汇价平均水平折算,这笔资产约合27?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欧盟和中国GDP之和。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三 章但过去50年中,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大约2/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危及人类健康与长久发展,如果情况继续恶化,生态环境就可能发生突变,导致水资源质量发生突变,新疾病蔓延,海洋生物死亡,地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为此,报告呼吁人类改变消费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加强资源危机与保护教育,以减轻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 第四次工业革命 今天,我们需要开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低碳革命。 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器动力时代。 1880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力工业时代。 1950年,固态电子元件发明,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也许将来的史书会这样记载:2009年,因为新能源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每次工业革命,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使人类发展突破某个瓶颈,进入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前两次革命的技术突破都来自动力领域,人类分别驾驭了蒸汽动力和电力,从而推动了工业生产规模和日常活动范围的扩大。第三次革命的技术突破则来自信息通信技术,使人们的信息交换成本极大降低、信息传播范围空前扩大。而这三次革命所消耗的实体能量,则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