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在影片中,戈尔引用了大量图片、冰芯样本过去60万年间的温度和碳含量检测数值等一手资料,让公众明了气候变化的真相:格陵兰和南极冰床溶解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米,沿海地区将被淹没,一亿人将成为难民,冰雪融化后大洋盐分含量降低可能会中断墨西哥湾流并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影片的最后,平静深沉的戈尔呼吁公众,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尽快采取适当行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种植更多植物。 《难以忽视的真相》把戈尔的学术兴趣、政治生活、家庭经历、个人信念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巧妙地融化在了一起,在谨严的事实分析之外,散发出一种无法言传的道义感染力,令人很难无动于衷,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对此片的评价都极为正面。看过电影的19位顶尖气候学者都表示,戈尔在片中表达的科学观念是正确的。知名的气候科学家博客“真实气候”认为,片中的科学观点非常新颖,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一直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史学家迈克尔?夏默说,《难以忽视的真相》“让我震惊到不再抱持怀疑”。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写到:“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没看,而你又有孙子的话,你必须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不去看。” 在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片中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由戈尔编写的同名书籍,也在2006年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更大的肯定来自挪威,在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PCC和戈尔。 巴厘岛路线图

京都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旅的下一个枢纽站是印尼的巴厘岛。2007年12月3日到15日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吸引了来自UNFCCC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1.1万名代表,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原定14日结束,但美国与欧盟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展开了激烈交锋,在美国的反对下,会期被迫延长1天。饱受各国炮轰后,美国的态度软化了下来,在大会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向美国让步,接受折中方案,放弃要求议定书正文内订明减排目标,改行路线图方案,各国将于未来两年内举行会谈,并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下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届时制订新的减排目标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于2012年生效。15日,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了《巴厘岛议定书》,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闭幕。 “巴厘岛路线图”的最终绘制成功,得益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气候系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根据UNFCCC的规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自愿采取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政策与措施,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多种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设定了明确议程。它明确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实际上否定了美国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行动很少,技术转让方面成绩几乎为零,一直令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路线图还设定了时间表,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UNFCCC第15次缔约方大会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