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4节:第 2 章 设计分析内容(3)



系列专题:《麦肯锡三部曲2:麦肯锡意识》

  理顺分析的优先顺序。当你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结论,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问题时,就必须弄清哪些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因此,作为分析设计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白不该做什么。这是“假设决定分析”的必然推论:不做与假设无关的分析。

  对于资源有限的小企业,这个结论尤其适用,它们没有能力大海捞针。艺术品零售商迪克·布里克控股公司的CEO鲍勃·布克斯鲍姆在描述自己的决策流程时证明了这一点:

  在初始假设驱动下,找出障碍最少的路径;做出假设,得到“方向正确的”答案。有一种说法:“从来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和时间。”我总是把它解释为:“做事赶早不赶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收入仅9 000万美元的小企业来说,我不能让自己和公司员工违反这些原则。渐渐地,我发现在自己的努力下,大家不再为商业问题建立“统一的理论”。

  前面我们曾提及,热衷于分析的人面临一种巨大的诱惑,总做有趣的分析,而不是做相关的分析。因此,在制定分析计划时,你有责任扭转团队的这种倾向,对自己尤其要把好关。

  下一步工作,应弄清哪些分析能“快速制胜”,即哪些分析易于完成,并能为证实或证伪初始假设做出重要贡献。换言之,就是要“先摘好摘的果实”,我们将在第7章论及这方面的内容。下面的例子有助于你理解这个问题。野人娱乐公司(Savage Entertainment)的查考·索尼对他的团队解决软件调试问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做了如下描述:

  测试初期,软件的质量保证肯定要以这一原则为中心。尽管我们必须彻彻底底找出软件的所有错误,也承担不起让20%的错误混入发布的产品的后果,但我们在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时,的确采了用二八法则。许多情况下,程序代码中相同的错误,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我们不是跟踪错误的每一种表现,而是揭示出由某个主要错误引发的80%的影响。这样,就为找到错误的原因提供了线索。我们可以解决代码中的重大问题,而不必一一弄清这个错误的每一种影响。从一开始,我们就设法找出那些对产品有着广泛影响的关键错误。之后,我们抓住余下20%的问题,最终使产品达到公开发布的要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4节:第 2 章 设计分析内容(3)
  通过避免不必要的分析,首先关注那些易解决的问题,你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不要追求绝对的准确。由于我们一直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的分析对商业决策的重要性,也许你会觉得,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不必从分析中得到精确的答案是相互矛盾的。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商业并非像物理或数学那样讲究精确。比如,确定是否开办新工厂,与发现一种新的亚原子粒子所要求的精度,是有所不同的。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在管理决策中追求科学意义上的精确度,往往会适得其反。你会付出过量的时间与精力,却十之八九从大致的正确走向精确的错误。在为你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分析任务时,请务必牢记这一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18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24节:第 2 章 设计分析内容(3)》为网友不服输的倔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