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销售代表一起跑市场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收集信息。夏逸夫说,“通过这样的拜访,可以了解在办公室不能得到的信息,知道用户使用米其林轮胎的情况。”
夏逸夫最想听到的是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显然,这是米其林实验室里听不到的声音。夏逸夫表示很多人认为创新起源于实验室,“这是不对的,应该从销售部门、市场得到信息,才能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设计以及产品部门。”至少在米其林,这是必须的工作流程。
早在1891年,创始人米其林兄弟正是在听从了消费者的建议后,发明了可拆卸轮胎,因此除了安全的移动性,创新作为一种传统成为了米其林血液里最为独特的血统。
当然,一项创新的举措需要团队的协作。在米其林内部,创新决策推向市场之前已经有大量的调查工作,夏逸夫表示自己更多的是倾听团队的报告。譬如必比登(Bibendum),即米其林轮胎人在中国市场的更名。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消费者的称呼习惯,2006年必比登在中国正式被更名为“米其林轮胎先生”。
“其实是传播和市场部门建议要改名,他们也做了很多调查工作,最后归纳到我这里。”对夏逸夫来说,这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创新是米其林集团一百多年以来的精神所在,这个创新不仅仅是指在产品方面创新,我们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科技;还有是在服务方面的创新,在服务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每天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服务。”商业报道[biz.icxo.com]消息,夏逸夫在米其林中国一年多时间里,他颇为满意的一项创新举措就是推出了“随你行”服务计划。
只要消费者在“随你行”服务指定零售商处购买两条米其林轮胎,即可登记成为“随你行”会员。当会员登记的车辆在米其林救援服务覆盖城市范围内,由于轮胎故障而不能安全行驶时,专业救援公司将在45分钟内提供换备胎或拖车服务。
此外,“随你行”服务计划还包括轮胎免费修补、免费轮胎保养提醒服务、轮胎品质保证服务和多种VIP用户专享服务。能提供这么“周到”的轮胎服务,在国内还是首次。考虑到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目前随你行的全部费用都是由米其林来承担。
此外,米其林还是在中国第一个推出环保轮胎的轮胎公司。发展低滚动阻力的轮胎,它是在轮胎的胶料当中添加硅,它的好处是可以让降低油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夏逸夫表示,目前米其林在轿车轮胎产品线上的绝大多数的轮胎都已经放弃过去的“黑色配方”,并采用目前环保的“绿色配方”。
在谈及米其林中国2007年的新计划时,性情率性的夏逸夫则面露难色,表示“我们的业务计划是不可以透露细节的。”然而他又颇有底气的表示,两件事情是必须的——就是增长要快,并要继续创新——“这是永远保持不变的东西。”夏逸夫说。
“注意它的轮胎!”
——专访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夏逸夫先生
《中国新时代》:您希望米其林在中国轮胎市场上扮演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
夏逸夫:也许说我们在中国的使命来的更恰当一些,我们的使命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性;我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始终保持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比市场平均增长速度要快,要设立很多标杆性的理念。
《中国新时代》:在米其林中国一年多的时间里,您听到关于米其林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夏逸夫:在我的很多中国的朋友看来,第一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公司;第二点是米其林有非常强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第三点则是创新,无论是在法国还是海外,这是米其林集团一百多年以来的精神所在;第四点是有社会责任感。
《中国新时代》:法国人在新年伊始一般都会对过去有所遗憾,您对于米其林过去一年有何感受呢?
夏逸夫:没有,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所以没有什么遗憾。应该是向前看,2007年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业务增长比市场平均增长要快,第二个是帮助我们的本土团队有更快的成长。
《中国新时代》:从1992年加入米其林以来,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夏逸夫: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每个职业生涯的转折阶段都会得到新机会,包括之前的财务工作,和今天的中国市场,每一次从一个岗位到别的岗位,都是一个转折点,也从中发现自己的潜力。
《中国新时代》:在米其林这一轮胎专业公司养成了哪些职业习惯?
夏逸夫:每次看到汽车肯定都会注意它的轮胎!(笑)
《中国新时代》:您个人受到已逝世的爱德华·米其林先生哪些影响?
夏逸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没有意料到他对中国是如此的了解,从1995年米其林在沈阳建厂到逝世,他一直坚持来中国,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生意业务上,他对于中国都有着很深的感情,而且他还和中国政府保持着很好的关系。
《中国新时代》:在职业生涯中,您得到的最好的商业建议是什么?
夏逸夫:我觉得是来自于客户,当客户谈米其林产品好坏的时候,这是最直接的帮助自己去改正的时机,因此我喜欢听到客户的建议,并从中找到灵感。
《中国新时代》:对您个人而言,做过哪些最艰难的决策?
夏逸夫:过去,当自己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公司告诉我必须停止,这时最艰难的决定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