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专一和享受



系列专题:《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另一方面,我曾在书店和阅览室里听见音乐。这样的场所应该彻底安静。出于对所读书籍的尊重,应该保持安静;就算出于对音乐的尊重,也该保持安静。这类场所使用背景音乐的初衷是使人放松。音乐或许是能使人放松,但阅读时无此必要。佛陀用他一贯朴实的语言对此做了总结:“行走时行走。站立时站立。坐下时端坐,别摇晃。”

  我以前去看过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剧是上文提到的叔叔在我念中学时介绍给我的。演出一开始,我就完全沉浸其中。男女演员都很出色,他们的仪态,以及剧中的语言和动作之美,无不强烈地触动了我。

 第18节:专一和享受
  接着就到了观众无不为之感动的阳台对话。无论你是多么心灰意懒或铁石心肠,这一幕都会将你带回感情仍旧鲜活的那些苦涩而甜蜜的岁月。朱丽叶走上了阳台;罗密欧伫立在下方,因为期待而呼吸急促。“嘘,轻点!那边窗子里亮起来的是什么光?那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演到这里,剧场一片寂静。

  接着我听到一句“麻烦你,糖在哪儿”?我对莎剧算是相当了解,可“麻烦你,糖在哪儿”还真没读到过。我心说一定是读过而忘记了,或者他们演的版本和我熟悉的那个不一样。可能是朱丽叶想要考验罗密欧的诚意吧——想追她就得带糖。

  可那句台词又被急切地重复了几遍——“快点快点,糖在哪儿?”朱丽叶的心思还真是奇怪!突然之间,我觉察到了台词里的加州口音——原来是坐在我旁边的两个女中学生正和两位主角抢戏。她们正应了我祖母的评价:这两位姑娘是莎剧也看不好,糖也吃不好。

  凡爱上帝者必能全神贯注,历代圣人和智者的行传已经证明了这点。在祈祷、敬拜、深入沉思时,他们的注意力都会彻底铆在受人爱戴的神明身上,没什么能强行让他们分神。即便仅仅是对神圣者的暗示——一个圣名、一座祭坛、一处遗迹、一个让人联想到上帝化身的站姿——都会将他们引向更高的意识状态。据说曾有个意大利神秘主义者在安放圣衣和祭器的收藏室里藏了一小本笑话集,好在做弥撒时保持一定的世俗性,让听众能理解他的布道。

  我们还读到过一则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故事:一次,他去看门徒吉里什?高斯制作的宗教剧。他很喜欢高斯,也很喜欢这剧目,于是就坐在了戏院前排。大幕拉开,一个角色唱起了主的赞美诗。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旋即进入了意识的高层状态:舞台消失,演员退散。这个当口,他做了件只有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才能办到的事——他抗议道:“主啊,我来这里是为了看我的门徒制作的戏剧,您却让我进入狂喜。我可不想这样!”接着,他就一遍遍重复着:“钱,钱,钱,钱……”好借此维持对于世俗的觉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733.html

更多阅读

第19节:专一和安全

系列专题:《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对我们多数人而言,问题恰恰相反:我们的专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然而,通过按“一次做一件事”的原则勤加修习,我们可以学会让专注增加。学习时将自己完全交给书本,看电影时将精力完全集中在影片

第17节:专一和学习

系列专题:《笑着醒悟的心灵智慧:沉思课》  诸位可能认识这样的人:即便是在跟家人或朋友一起用餐时,他也要分神去读书读报。这么做显得有欠妥当,因为这样会把别人挡在外面。实际上,我还见过几个故意把报纸像盾牌一样竖在面前的人,他们躲

第18节:供给和需求—推动市场运转的左右手(5)

系列专题:《人人必知的经济常识:图解微观经济学》  图3?6需求曲线图(2)需求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如图3?7所示,当商品的价格由P1→P0→P2变动时,该商品的需求

第18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9)

系列专题:《奥巴马指引美国改革的枕边书:助推》  实践证明,“手热效应”是不存在的。连续得分的篮球员动员下一次投篮时的命中率并不会提高,的确是这样。  即便人们了解了这一事实,他们也会立即想出“手热效应”的其他表现形式。他

第18节:拉美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九章 拉美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为拉美套上了债务咒语  19世纪初叶,许多拉美国家获得独立。大多数新独立的拉美国家和美国刚独立时一样,采用了自由贸易的国策。

声明:《第18节:专一和享受》为网友怪人不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