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3)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如果老实人不能学会了解人性、体察人心,那么就不可能改变自己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 读懂眼神,透视人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居住在眼睛里透视人心的神明。

  眼睛是人体中最容易也是最后一个能暴露人的真实情感的区域。眼神,即使是转瞬即逝,也能传递出值得品味的重要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泄露心灵深处的秘密。

  中医上说“深藏于心,外侯在目”,“目”是五脏六腑的精气所在,眼神则能真切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悲哀的眼神,空洞的眼神,疲倦的眼神,清澈的眼神,纯洁的眼神,惊奇的眼神,死寂的眼神,欢喜的眼神,睿智的眼神,真诚的眼神,魅惑人心的眼神……透过眼神,我们能品读、体味一个人的心。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眼神来传递信息,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会毫不掩饰地表露出人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和性格。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能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

  目光接触也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一被别人注视,就将目光移开的人,大多自卑;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注视一下就很快收回的人,不是心里在琢磨别的事,就是不善交际;谈话中,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诚倾听、尊重和理解的表示……

  在交谈中,老实人要怎样从对方的眼神里探出他的真实意图?

  在我们双方彼此谈话时,他时不时地移开目光遥望远处,或是把视线停留在身边的某个事物上。这表明要么他根本不关心我们在说什么,要么就是正在琢磨着某些其他的事情。

  当我们见面的时候,他的眼神很灰暗,表明他碰到了什么不顺心或者意外的事情。

  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的眼神突然明亮起来,表示我们的话正在触动他的心灵或兴趣。

  如果他眼神恬静,面露笑意,就表明他非常满意。此时,我们为了讨他欢心,就会投其所好,多说几句恭维话。若有所求,这就是一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达成目的。

  如果他眼神恍惚,神不守舍,就表明他对交谈的内容已经感到厌倦,多说无益。这时,我们会趁早结束这次交谈,或换个新话题,谈谈他愿意听的事。

  如果他眼神呆滞,唇皮泛白,就表明他对于当前的情况惊恐万分。即使他嘴上说不要紧、有办法处理,但实际上已经方寸大乱,毫无头绪了。通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更加沉着(有时是故作沉着冷静状),认真考虑应对方案。如有办法,就会及时向他提出来,相互切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19802.html

更多阅读

第90节:老实人不懂包装(1)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7. 老实人不懂包装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制胜良机稍纵即逝的情况下,我们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放下包袱、解开枷锁,学会运用各种技巧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做自己形象的推销员,把自己

第84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6)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不停地与人接触,与人打交道,与人交往。总有自己的朋友,有些是兴趣相投,有些是个性相合,有些是性格互补,有些是利益共生,有些是酒肉朋友,有些是心灵相犀……  很多时候,我

第82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4)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如果他眼神凝定,就表明他对于我们说的话有一定的兴趣,这时,我们会继续婉转陈说,适时地征求他的看法和意见,通常他也会乐意接受我们的看法。  如果他眼神冒火,就表明他此时怒火中烧,头脑发热,

第83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5)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可以看穿一个人的心理,看透他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表情后面都是他的生活经历、学识修养、心态人格。  在高明的观察者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张反映自己

第80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朱元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听到这些不体面的话,心里那个窝火,不等他说完,就喊:“推出去斩了。”  这个朋友真是不懂得体察人心,不明白如今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最讨厌人家揭他以前穷苦时候的短。

声明:《第81节:老实人不会体察人心(3)》为网友春风吹乔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