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7岁的李威又收到了一份人生礼物,刚刚被第五届博鳌房地产论坛授予“中国地产十大风尚人物”的他,其实早已是一个被圈内公认的传奇人物,这个35岁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东北大汉,自1994年从海南来到北京,连续12年浸泡在别墅圈,经历了北京房地产两番起伏。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提起“纳帕溪谷”楼盘,恐怕在北京城没听说过的人并不多,现在“纳帕溪谷”已经成为京城高端别墅的代名词,不少外来开发商来京取经的第一个项目便是“纳帕溪谷”。 而在“纳帕溪谷”背后站着的,不是耳熟能详的大地产商,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翰宏基业,掌门人李威是曾在北京房地产圈内沉浮了十多载的资深专业人士,曾开发了王府花园等一批京城较早的高端住宅项目。 作为一家中型房地产企业的掌门人,如何生存一直是摆在面前的课题。一方面,公司不能像一线地产商那样齐头并进,同时做很多项目;另一方面,来自中小型公司的竞争压力同样不可小觑。深受两头夹击的中型企业生存法和突围之道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李威。 几乎经历了中国房地产主要成长期的李威将中型企业的生存之道归结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对于产品,长期以来奉行重产品轻营销的品牌战略,不求全能性开发,只求在自身熟悉的领域做透做精。最后,在高端住宅领域经营多年的李威选择了专攻别墅类住宅产品。 “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充满变数的一年,也是近20年来国内房地产发展中关键的一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整个房地产业面临规范整合以及新一轮‘洗牌’的局面。”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李威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市场形势作出自己的判断。 苛求细节 公司上下同事觉得李威常有不怒而威之势,其实私底下李威是一个极其爽朗直率的人,但他对于工作细节却极其认真,甚至有些火暴,很多同事深有感触。一次由于施工单位门窗安装质量细部不到位,被李威用斧子给砸了,自此以后,公司上下以及合作单位没有再在房屋细部质量方面有过丝毫马虎,大家都十分清楚公司追求的是什么,用李威的话来说,纳帕溪谷有今天,完全是因为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上的谨慎,而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家性格决定了产品的走向和企业的发展路径。 李威认为:“我们没有所谓的营销手段,我们认为产品力决定销售力,品牌的塑造是产品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由企业、消费者、大众口碑逐步地慢慢打造。品牌没有速成,没有捷径。” “品牌,应该‘品’和‘牌’分开来看。品,是产品,是商品,是你交付市场检验的硬件;牌,是标志,是定位,是企业持续赢得市场尊重和认可的口碑赞誉,也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硬件。”李威回忆当初感慨,由于较为精准的市场定位,使得开发项目最终获得了市场认可。 另类突围 在别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很少有人敢大面积采用迥异的装修风格,因为这不但在管理上很难达到高标准,而且风格过多会大大增加装修成本,但李威恰恰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并成功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优势。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消费习惯,仅样板房,李威就做了17套,各类可供选择的建材高达数万种之多。据市场营销总监尹群的介绍,仅瓷砖的颜色品种,可供挑选的就达1万多种,比大型建材超市的备选材料还多。 在营销方式上,李威也另辟蹊径,所有销售人员全部采用30岁以上人员,目前的销售队伍中,大约20多人平均年龄为35岁。李威认为,营销是公司的一个重要环节,启用年纪大的销售人员,可以保证对客户细心的关照。 诚信与利润的抉择 产品与诚信问题恰恰是近年来房地产纠纷不断、令市场侧目的焦点问题。这与过去所谓的凭借“一个好名字,一个好概念,一个标志”等等就卖一栋好房子的做法针锋相对,也是李威近20年来战斗在房地产开发一线的感受。 李威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诚信。 “就这个项目而言,利润绝对不是唯一的目标,因为每个人、每个团队组织,都需要事业的高度。诚信建立起来了,实业的高度就上去了,这一点,我们坚信不移。诚信就像玻璃一样,弄脏了也许可以擦拭,但是打破了就再也无法复原。” 在快结束访谈的时候,李威不无感慨地表示:“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很担忧,总价不能高,社区景观占地要大气,装修细节要完美,付给高品质的设计团队以高报酬,经济成本和精神成本都很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利润。但是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利润可以低一点,速度可以慢一点,因为有些细节确实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品质绝对要保证。” 李威的性格决定了他公司的命运,也决定了他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