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雷思能(Bernd Leissner)即将退休的消息是在上海车展开幕前被偶然披露的,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这是他任期内在业界大舞台上的一次告别演出。现年64岁的雷思能将于今年6月30日完成在中国的任期后退休,据说,雷思能的职务在3个月后最有可能被欧洲斯柯达财政总监接任。大众集团负责中国事务的董事魏智博也将于今年6月底卸任,此后,大众集团总裁毕睿德将直接抓中国市场的业务。
“自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部去年在北京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期望能有机会向公众展示企业的整体形象,上海车展无疑是一个好机会。”雷思能说。
在W2号展馆,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大众、奥迪、斯柯达、宾利和兰博基尼五大品牌组成了50多辆车的阵容,展台面积总和超过了5000平方米,成为上海车展上展出数量最多、型号最全面、品牌最丰富的展台之一。
一年一度的车坛盛会,是车市的秀场,是制造商的擂台。今年,对于大众公司而言,繁荣的呈现背后,是重整河山的决心。为了应对市场形势严峻,中国大众目前正在经历产品以及人员的重新组合。
回应高盛的亏损预估
大众汽车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改善,但是中国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却成为全年收益前景的一片阴霾。大众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国内市场的领头羊,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但近几年来,其汽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双双跳水。高盛集团甚至预计,大众汽车今年在中国的亏损额可能将超过4亿欧元。
雷思能对高盛的亏损预估予以回应,他坚持认为,高盛公司最近关于大众在华两个合资企业今年将出现亏损的预计是“错误的”,他深信今年中国大众仍然会盈利。
雷思能说,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不如前几年,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仍然超过欧洲、美洲等主要汽车市场。“大众在中国已经超过20年,我们从来不惧怕竞争,相反,只有竞争,汽车市场才能发展迅速,消费者才有可能得到性能与价值最佳的产品。”
解释销售数据的由来
雷思能向记者解释了大众销售数据的由来,他说,大众公司第一季度直接送到客户手里的车辆是116287辆,“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销售数据,大众以后的销售数据将不再依交付给销售商的汽车多少来计算”。
雷思能详细说明了数据的统计方法,“今年1月以来,南北两个大众开始按向终端用户的零售数量而非对经销商的批发数量进行销量统计。目前在中国,惟有大众的两个合资企业这样做。尽管今年以来的整个市场情况不尽如人意,尽管其他厂家仍按批发数量进行统计,但两个大众即使是按零售数量统计,市场份额仍然达到为18.9%,依然是市场老大”。雷思能表示,如果所有厂家都按对终端用户的零售数量进行统计,那么大众的市场份额将会提高,“但大众对这种批发的统计数字不感兴趣”。
他指出,过去3年来厂家向经销商批发过量,使经销商库存增加,资金运转困难,并导致经销商以各种方式促销或降价,使汽车市场出现了“人为的过热”。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要把经销商的库存降下来,提高销售经营的盈利性。
坦言将调整大众中国战略
面对两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异常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大众的战略该如何调整?
在上海车展期间,雷思能坦言将调整在华投资战略。在谈到具体措施时他表示,大众将进一步整合南北两大合资企业的资源,而原计划的上海大众新工厂将被推迟(按照原计划,上海大众新工厂应在明年建成,生产中高档轿车),需要时再建。
中国目前汽车产能过剩,价格战接连上演,是否会影响大众在中国的战略?雷思能的回答是,由于欧元大幅升值,当初以美元或人民币作为投资额的计算单位会更好。产能扩张将根据新产品的引进情况分步实施,生产车间的扩建将不会采取德国方式一次到位,而是要按市场需求的情况逐步扩建。原计划65%的投资额用于新产品,调整后的比例提高到了70%,其余15%~18%用于原有生产设备如模具的更换,10%~15%用于扩大产能。
雷思能说,肯定要做的是,与两个合资企业一道实行联合大批量零部件采购,加强和深入国产化进程,同时坚持大众的传统价值,优化成本结构,将降低成本带来的收益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性能的方式回馈用户;肯定不会打价格战。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7月起,大众集团总裁毕睿德将主管中国市场的业务,而毕睿德表示,大众目前正在致力于对中国业务进行重新定位,将工作重点集中于开发一系列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提高经销网络效率。南北大众今后将交叉生产,并引进大众集团更多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