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老实人没远见(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有大目标的人,生活永远是积极的,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没有大目标的老实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后被生活淘汰。

  从前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十分优秀的船长。

  目标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目标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果符合了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目标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

  能实现自己目标的老实人,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目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仅仅拥有目标,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没有目标,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远大的美好目标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为副总统。在他执政期间,声誉卓越。当时,美国农业部的一位秘书威尔逊了解到副总统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布匹商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他带着这个问题拜访了莫尔。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有一天终会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心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向更大的空间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第11节:老实人没远见(2)
  正是因为莫尔的心中有了在金融业大展宏图的目标,他才成为金融巨头。

  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目标会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叫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目标就似沙漠之中的生命绿洲,让你看到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目标又犹如破晓的朝日,驱散满天的阴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052.html

更多阅读

第86节:老实人只顾自己(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老师劝他说:“全国有几百万考生,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的同学,而且帮助自己同学并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在给同学讲解的过程中,你自己也会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对老师的话,他置若罔闻。后

第76节:老实人粉饰虚荣(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又提倡新文化的,对于民初崇尚辞藻,写那哀感顽艳的小说,经常在字里行间出现“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成句,为“鸳鸯蝴堞派”,甚至左倾偏激的,扩大范畴,即使不写这类小说,凡民国初至“

第72节:老实人不知悔改(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一个人是否具有反省能力对其做人很重要。只有懂得自省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里,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因此,及时的自省和自我批评是纠正自身错误、实现

第68节:老实人过分直率(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但是过分的直率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老实人也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不知不觉吃了大亏。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当这个限度被突破,直接出击对

第61节:老实人喜欢嫉妒(2)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相反,若能找出对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则可以使对方感到意外的喜悦,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赞美,特别是在赞美上级的时候,需要掌握赞美的火候。  如果火候拿捏得不好,那么后果可能

声明:《第11节:老实人没远见(2)》为网友勿沩儺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