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显然今年吸取了去年的教训,没有在苏宁电器新春答谢宴会之前就喝上一轮。昨天,当他出现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面前时,非常清醒。
但这位没有喝酒的董事长,讲起话来,跟喝上一轮后的状态一样活泼。他甚至追着记者要问题。
不过,与去年相比,张近东多了一层产业宏观层面的忧虑。而他领军的苏宁电器,正开始在忧虑中升级自己。
再抛“工业咽喉论”
与去年的开场白有点类似。张近东一下就让人感受到他身上的民族情结。“前年金融危机来临后,中国在树立全球经济发展信心中起到了关键、稳定的作用。”他说,而在全球经济有了企稳迹象时,国外却开始对中国出口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他毫不避讳自己对这一局面的忧虑。他认为身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似乎越来越受到追捧,某些海外并没有多大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在进入中国之前,就被高估了。
“从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要适度开放。”他认为,2010年将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年,出口压力仍将存在。而外资品牌却已经在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建立好网络,甚至已经超越了本地同行,这是一种让人紧迫的事情。
他说,他不是为了苏宁说这番话,而是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因为,在这种局面下,中国本土3C品牌与企业等于是受到了双重压力。
“我有点民族情结,但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说,当你看到上海等一线城市充满着沃尔玛等海外零售巨头时,就知道一个民族工业的咽喉,多大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里。
张近东透露,有关这个问题,去年温家宝总理访问苏宁电器总部时,他专门向他提出过。“这次两会,我一定还会提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中国市场全是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商,中国工业将会遭遇巨大的危机问题,中国本土3C品牌、企业不需要特殊照顾,但是需要“被公平的对待”,有“同场竞技”的机会。
苏宁加速升级
事实上,他在发出警告的同时,没有忘记向对手尤其是海外对手发出挑战。
要做中国的沃尔玛,张近东认为,没有他法,只有耐心地布局网络,提高渠道管理水平,同时适度扩张。
“你看我的头发去年就白了很多。”他说,2009年,苏宁先后两次实施了并购,开始将触角伸向日本与中国香港市场。同时,在店面形态上,开始走出过去多年粗放的网络布局,形成不逊于百思买等巨头的店面格局。
“百思买进来时,我说3年不考虑它,现在都第4年了,你们可以看看它怎么样了。现在,我要说,我5年都不考虑它。”他再度不避讳刺激对手一把。
至于那个有些狂妄的鸿海“万马奔腾”计划,张近东以反问的口吻问本报记者:“你应该看到了吧,那可能吗?我相信你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以前我们是用速度来发展自己,现在要调整策略,更加注重网络的优化、后台的建设、内部的管理。”他说,这背后是苏宁“服务化”的升级,也是公司最新一次重大的转型变革。
张近东没有放弃进攻。在苏宁易购上线后,他透露,2010年,苏宁将招聘7000多人,在全国范围内新开300家城乡店,其中大约30家落在上海。此外,未来3年,苏宁将在全国建成60座物流基地。
但是,曾经落后的国美电器已经复苏,开始反击。前不久实施的国美股权激励计划凝聚了团队士气,他们正在优化网络布局,冲击苏宁在国内刚刚树立起来的领导地位。
张近东在这个问题上打了接近5分钟的“太极”。他没有谈对手的名字,仅仅表示,苏宁做得很多还没说,至于“股权激励”,苏宁会有形式更多、更长远、更有竞争力的刺激计划。
这个曾遭受过质疑的董事长,至今仍不掩饰他对零售行业的热爱,他说:“这市场太大了,至少还有10年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