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看穿你的对手:百发百中攻心术》
如果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是不仅仅局限于方案本身的,还在于培养双方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可以说,越是你准备提反对性意见,你就越可能招致敌意,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此时,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上司的观点,表明你对它的理性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上司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严谨的理论分析做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上司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是很容易被说服,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树立可靠的信用度
![攻心说话术 第45节:第7 章 赢得他人信赖的攻心术(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45436438331.jpeg)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是做人信用度。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现在的生意场上,公司、企业做广告做宣传,树立公司、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业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们才会相信你,和你有来信,成交生意,你办事才会容易成功。 人无信不立。信用是个人的品牌,是办事的无形资本。有形资本失去了还可以重新获得,而无形资本失去了就很难重新获得了。办事再困难也不能透支无形资本。 诸葛亮有一次与司马懿交锋,双方僵持数天,司马懿就是死守阵地,不肯向蜀军发动进攻。诸葛亮为安全起见,派大将姜维、马岱把守险要关口,以防魏军突袭。 这天,长史杨仪到帐中禀报诸葛亮说:“丞相上次规定士兵100天一换班,今已到期,不知是否……”诸葛亮说:“当然,依规定行事,交班。”众士兵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军营。忽然探子报魏军已杀到城下,蜀兵一时慌乱起来。杨仪说:“魏军来势凶猛,丞相是否把要换班的4万军兵留下,以退敌急用。”诸葛亮摆手说:“不可。我们行军打仗,以信为本,让那些换班的士兵离开营房吧。”众士兵闻言感动不已,纷纷大喊:“丞相如此爱护我们,我们无以报答丞相,决不离开丞相一步。”蜀兵人人振奋,群情激昂,奋勇杀敌,魏军一路溃散,败下阵来。 诸葛亮向来恪守原则,换班的日期来到,即毫不犹豫地交班,就是司马懿来攻城也不违反原则。以信为本,诚信待人,诸葛亮终于完成了他的杰作。 顾炎武曾以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表达自己坚守信用的态度。言必信,行必果。不但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对己的尊重。当朋友托我们给他办事时,我们能提供帮助是在情理之中。但是,办事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言过其实”的许诺。因为,诺言能否兑现除了个人努力的问题,还有一个客观条件的因素。平时可以办到的事,由于客观环境变化了,一时又办不到,这种情形是常有的事。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朋友面前不要轻率地许诺,更不能明知办不到的事还打肿脸充胖子,在朋友面前逞能,许下“寡信”的“轻诺”。当你无法兑现诺言时,不仅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还会失去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