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困局待解决 大豆进口年年大增 黑龙江豆企再陷停产困局



  核心提示

  新年的到来并没有给“大豆之乡”黑龙江的一些大豆加工企业带来更多欢笑。

  “我们厂已经停产很久了,大豆价格不稳定,开工就意味着赔钱,啥时候开工我们还得看国际大豆的脸色。”上周,黑龙江当地一家油脂加工厂老板向记者叹息。

  在进口大豆低价冲击下,黑龙江当地无论是油脂加工企业,还是种豆的农民,都面临着亏损的困境。为此,中国大豆协会向国家主管部门上报了一份解决方案,希望我国大豆产业做大做强。

  作为大豆发源地的中国,为何会面临“大豆危机”?面对危机又该如何解决?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梳理。

  【现状】

  本地大豆油厂停收

  进口大豆价格持续走低,对于使用本地大豆为原料的油榨厂来说,每加工一吨本地大豆要亏损70多元。

  记者近日从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及黑龙江大豆协会了解到,在进口大豆低价冲击下,目前当地产大豆销售陷于瘫痪。与此同时,大豆产量占到全国近一半的黑龙江省,7成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从1月底开始停产。

  黑龙江大豆协会2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近日省内大豆市场多数无价无市,油厂停收。”该协会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进口大豆价格持续走低直接对国产大豆形成威胁,以东北当地大豆为加工原料的本地油脂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油榨厂来说,每加工一吨大豆就要亏损70多元。由于内陆运费高等问题,本地企业一直未采用进口大豆做原料。

  上述负责人介绍,从今年一月底开始,黑龙江当地油脂企业开始陆续停产,到2月初,黑龙江一百来家油脂企业有70%以上全部停产。

  “现在国产大豆没有定价权,要看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一旦国际市场价格下跌,企业的收豆情况仍将不容乐观。”该负责人说,6月到港的南美大豆每吨3400元人民币,而本地产大豆每吨3600-3700元,近300元价差导致本地大豆卖不出去。

  本次国内豆企大规模停产并非第一次,同样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在黑龙江就曾出现过一次,当地油脂加工企业待国际进口大豆价格走高时才重新开工。

  由于我国大豆加工受外资控制,每当国际大豆价格低于东北当地油脂加工的收购成本时,当地的企业就面临着亏损,停产是无奈之举。“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企业亏损停产———国际大豆价格重新走高———企业开工”,这样的怪圈已经反反复复数年。

  油厂停工或被兼并

  大豆主产区企业写信反映大豆销售陷于瘫痪。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认为补贴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黑龙江大豆协会负责人介绍,近些年进口大豆在我国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如2008年进口大豆的压榨量达到3900万吨,国产大豆则为200万吨,也就是说有超过95%的油脂压榨企业使用进口大豆。国际大豆行情直接控制着我国的油脂加工业。而黑龙江作为国产大豆的主产地,受到的冲击最大,以本地大豆为原料的当地油企与位于沿海港口地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相比,竞争明显处于劣势。

  经过前些年的洗牌,我国大豆加工产业原料采购已基本被外资垄断,黑龙江是我国本土大豆加工业仅剩的一块乐土。而受到国际大豆价格的影响,东北大豆产区的油脂加工企业长时间大规模停工时,就面临着被外资伺机兼并收购的风险。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大豆主产区的会员也来信反映大豆销售陷于瘫痪的问题,这与去年的销售难相类似。虽然国家已经改进了大豆补贴收购的办法,把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列入收购补贴的对象,但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

  刘登高认为,国内大豆销售难,与大量进口有直接关系。2009年全国进口大豆4255万吨,比2008年增加500万吨,这个数字正好相当于国库中目前积压大豆的数量。每年12月到来年1月是大豆销售的旺季,但是2009年12月进口大豆478万吨,今年1月份又进口408万吨,直接造成最近大豆销售的瘫痪。

  “我们还注意到沿海一些地方正在加剧大豆加工企业的重复建设,这是刺激进口的重要因素。”刘登高说,“过量进口大豆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大豆产业,危及到主产区4000万农民的就业,危及到大豆加工企业的生存。”

  【探因】

  大豆进口年年爆增

  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大豆是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作物,转基因大豆低价涌入中国市场。

  记者注意到,“大豆危机”这一概念在几年前就被提出,近年来,这一问题频频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及争论的焦点。

  中国是大豆的发源地,东北、内蒙古和淮海地区,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黄金地带。大豆种植在我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与茶、丝同为三大出口名产远销世界各地。

  然而近年来,“洋大豆”进口量年年爆增,中国迅速成为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1/3的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海关总署汇总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进口大豆突破1000万吨,2007年突破3000万吨,去年突破了4000万吨。

  在周立、刘永好所著的《粮食战争》一书中这样写到,尽管大豆在我国有着光辉的历史,但围绕大豆我们面临两个现实:一方面,大豆的种植面积正在迅速减少,豆农的收入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连年激增,外资已经并购了众多的油脂企业。

  书中提到,不起眼的大豆,却给中国的食用油企业带来了几多梦想和哀愁。作为中国唯一与世界接轨的粮食作物,我国大豆的高度进口依赖,让中国企业不得不面临大豆价格受制于人的尴尬。

  周立、刘永好认为,以美国为首的“ABCD”四大跨国粮商(即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这四家公司名称分别以字母“A、B、C、D”开头),正是推动转基因“洋大豆”控制中国大豆产业的“背后黑手”。

  书中介绍,20世纪90年代,美国粮商打着“帮助穷国发展农业”的旗号,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大力推广转基因大豆。在巨额资金的推动下,易于生长的转基因大豆,疯长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一举超过大豆的故乡中国成为世界大豆产量最大的3个国家。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中国在大豆等农产品贸易领域做出了3%的低关税等诸多让步。转基因大豆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并先以低价策略,迅速敲开了当时数量激增、生意红火的中国各地油脂厂的大门。

  国际粮商否认操控

  业内人士称,四大跨国粮商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大规模渗透,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中国85%的大豆加工量。

  与大豆产业紧密相连的就是食用油市场。中国食用油领域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多数大豆需要进口,多数压榨企业被外资垄断。

  海通期货研究所研究员王健表示,外资大举进军国内油脂市场开始于2004年。由于大豆价格剧烈波动,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四大跨国粮商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大规模渗透,短短几年时间,控制了中国85%的大豆加工量,同时完成了向产业的物流、精炼等核心节点的延伸。外资渗透的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国内压榨企业无法比拟的,本土压榨企业在竞争中屡遭“滑铁卢”,从此我国大豆产业链环节被外资打断,并开始受制于“ABCD”。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黑龙江大豆协会的认同。

  目前,美国是大豆的最大出口国,以美国公司为主的四大粮商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交易,同时也控制了国际大豆绝对的定价权。

  “四大粮商并不关心产品的终端价格、一级压榨企业的利润,只是想通过购买压榨企业,让这些企业购买进口大豆,这样可以稳定他们对中国的出口。四大粮商在贸易环节上便可以完成获利了。”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曾这样解释外资的收购行为。

  去年年底,我国几大食用油厂商对外发布新一轮涨价的消息,使得“‘四大粮商’操纵市场”的质疑重新浮出水面。

  经济学家郎咸平也发表了博文《中国粮油:还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谁收购了我们的粮仓》,剑指国际“四大粮商”操控中国大豆市场。

  郎咸平以及央视报道的多轮炮轰,“四大粮商”均予以否认。其中嘉吉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安博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目前存在大家对嘉吉公司的误读,嘉吉的准确身份并非“粮商”,嘉吉在中国的生意也是友善的,近年来也一直在帮助中国农民、给中国的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等。

  【应对】

  部分豆企沿海建厂

  九三油脂东北地区5个分厂全线亏损,于是分别在大连和天津建立了两个分厂,全部使用“洋大豆”。

  面对进口大豆的压制,国内大豆加工行业举步维艰。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对于国产大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良种补贴、直补以及收储等。但行业协会指出,相比进口大豆价格的优势,补贴的作用并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当地一些规模较大的油脂加工企业,开始“走出去”到沿海地区建厂。

  九三油脂是黑龙江国有农场筹资兴建的,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家有能力与外资抗衡的本土企业,被业界称为“最后的守望者”。

  在“洋大豆”冲击下,九三油脂也不得不向生存屈服。设在东北地区的5个分厂全线亏损,于是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大连和天津建立了两个分厂,全部使用“洋大豆”,两个厂的进口量占全公司年加工总量的一半以上。

  “黑龙江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建厂发展了,而留守在东北当地的油脂加工企业,因为运费高等问题,无法采用进口大豆为原料,处境都很被动。”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阶段性开工的情况,已经严重压制了本地豆企的发展空间,打击豆农的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明显,更无法引导农民种植。可以看到,近几年,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并未增加多少,而水稻、玉米因为经济效益高于大豆,种植面积是在逐步增加的。这就造成国内大豆种植业停滞不前,与国际大豆的差距越来越大。”

  当地农民贱卖大豆

  有分析师指出,今年美国、南美大豆丰收,国产大豆有可能全年都将处于低迷状态,农民很可能减少种植面积。

  1995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只有7%左右,2005年已经上升到60%-70%。黑龙江当地一位豆农告诉记者,因为进口大豆价格比国产大豆价格低很多,而且出油率高,所以自己种的豆子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但是眼看着四、五月份农田就要开工播种了,没有办法,农民手头上的大豆只能贱价卖出。

  此外,有分析师指出,今年美国、南美大豆丰收,国产大豆有可能全年都将处于低迷状态,农民很有可能减少种植面积。

  黑龙江大豆协会表示,今年黑龙江大豆依然摆脱不了进口大豆的冲击和影响,大豆价格涨跌将跟随国际市场变化的节拍,国内及黑龙江大豆市场很难走出独立行情。

  “就黑龙江大豆的实际情况而言,即使大豆价格上涨,豆农及家庭农场仍难赚到钱。”黑龙江大豆协会在近日发表的《2009年黑龙江大豆市场回顾及展望》中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大豆市场放开,国际大豆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加剧中国大豆价格的摇摆幅度。加之我国缺乏长效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大豆生产不稳定,也是造成大豆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

 大豆困局待解决 大豆进口年年大增 黑龙江豆企再陷停产困局
  此外,王小语介绍,这两天随着国际大豆价格重新走高,当地已经有一些油脂加工企业开始着手复工,但国内整个大豆产业的问题丝毫没有解决。“只要国际市场价格变化,怪象还会出现,反反复复何时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0534.html

更多阅读

铁矿石期货 铁矿石进口被夸大 钢企冷对期货上市

     铁矿石期货上市已经一周有余,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步步高升。截止到目前为止,主力合约铁矿石1405合约已经跌破940元/吨。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铁矿石期货虽然上市当日火爆,随后持续下行,主要是钢企的参与不够,大多持观望态度。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形成转基因“中国围城”

     孟山都、巴斯夫、拜耳等“分享”农业部转基因安全证书  6月13日晚上8点56分,一条新闻出现在新华网上: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此前几天,巴西农业部和阿根廷农业部分别对媒体表示他们获批了向中国出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日企踌躇“中国替代战略”

     “中国+1”策略潜行  从2012年10月底至11月,日本各大企业陆续发表了2012年度中期决算报告。日本电视台近期在分析各大企业决算结果时,分析了由于“中国风险”持续而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受到影响的行业,并将关键词设定为“中国

世界十大悬疑片 2011中国3C行业盘点: 十大悬疑待解决

  2010刚刚过去,盘点3C行业,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词,竟然是斗争。   有一种内斗叫国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与陈晓领导的董事会摆出“鱼死网破”的架势,牵引出对商业规则和商业伦理的大讨论;   有一种互殴叫3Q。腾讯与360的战争引

声明:《大豆困局待解决 大豆进口年年大增 黑龙江豆企再陷停产困局》为网友蒲公英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