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在汇丰银行内地第10家分行开业的庆典上,当时以中国业务副总裁身份出现的翁富泽,还是第一次在内地公众面前出现。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这位满头金发的英国人出现在一堆亚洲面孔之中,煞是扎眼。
的确,汇丰身上充满了看似自相矛盾的特质: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之一,它同样以融入本土文化的能力见长;把注册地放在英国以规避亚洲市场风险,总部却继续留在香港,以免受英国税法和税率的影响。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汇丰一直以风格柔和、善于妥协著称,显现出一派“和气生财”的风范;但在近几年中,汇丰先后参股交通银行和平安保险集团,与山西信托议定成立合资基金公司,所持股权比例一律为政策所允许的上限。由于将灵活性和平衡原则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汇丰已经可以把这些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特质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境界。
现在,随着翁富泽的上任,我们又看到关于汇丰的新“悖论”———强调融入本地市场的汇丰,在已经相当亚洲化甚至华人化的汇丰亚太区,委任一名英国人担任其中国业务总裁,自身的逻辑能够圆满地解释吗?
答案也许是肯定的。哪怕只和翁富泽进行短暂的交谈,你也会发现,汇丰的这些个性如何深深地烙在这位“纯正”的“汇丰人”身上。
这一话题从翁富泽的中文名字开始,“这个名字不是我自己选的。”翁富泽笑言,自己的中文名字源自香港汇丰的传统:所有进入汇丰银行的外国人都要由公司统一选取一个中文名字,以避免公众翻译不统一的尴尬,具体的名字根据英文名字的粤语发音拟就。1989年刚到香港汇丰时,翁富泽就从公司指定的翻译那里得到了这个名字。
“不知道这个传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汇丰在华语环境中创立,说不定从1865年公司刚成立时就有这种做法。”翁富泽说。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已经成为汇丰从其创始地吸取的最持久的营养。现在汇丰的口号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TheWorld"sLocalBank)。”翁富泽说:“虽然当初汇丰没有提出这一口号,但我相信公司一直遵循现在的口号精神行事,即汇丰的成员都能恰到好处地融入本地文化中。”
在内地市场只有一年直接经验的翁富泽,似乎更愿意强调他的团队。“尽管我不是中国人,但是我有一支强大的本地化团队。汇丰中国的员工有来自12个国家。”他说,在现有的汇丰内地分行中,有一半的分行行长由内地经理人担任。
他显然很清楚一名总裁应该做什么。“汇丰有个集体管理的传统,比较强调团队的作用。以我个人的经验为例,如果没有本土化的人才,任何国际经验都不能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对于“TheWorld"sLocalBank”这样一个看似悖论的命题,翁富泽也有自己的理解。“汇丰在中国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就是国际经验和本地的完美结合。”
他敏锐地注意到汇丰中国区业务一个有趣的变化,“以我亲身经历来说,以前我们常介绍国外的朋友来中国投资,而现在的中国客户却常常需要走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反而成为“本土化”的一个必然构成。
对于自身的国际经验和本土经验的“失衡”,翁富泽的观点和人们的常规思路相反,“我会有效地利用国际经验,包括我参与网络银行建设的经验。”他似乎要向市场证明:曾经快速适应多个国际市场的经验,对于适应一个新的市场而言,是优势而非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