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公务消费,正在被诸多禁令狠刹。如果说年初还有部分企业、个别官员抱着躲一躲、避一避的心态,希望以低调、隐秘的方式继续吃喝行住的话,那么此后一系列的通报、查处,以及更为细致的禁令,则让双方都倍感压力。 数据下滑中,公职人员应有的本分、清廉能否回归姑且不论,但曾经依靠公务消费的企业,着实面临着回归市场的尴尬——在大众化消费、中端市场中,曾经的人脉、回扣利器,显然不具备多少竞争力。 “不是说你昨天卖燕窝的酒店,今天改卖火锅、大碗面就能继续往日的风光。”在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疆的观察中,个别高度依赖公务消费的餐饮企业已经濒临关张。 其实,高度依赖公务消费的,又岂止餐饮企业,目前已经出现明显颓势的,还有团体旅游、高档白酒、鲜花、会议等多个领域。 “有放假甚至裁员的企业,但也有大幅增加岗位的企业。”中国饭店协会秘书长陈新华观察到,过去一年中绝大多数曾经主打高端的企业,都开始向中端靠近,只是成功与失败同在。
![魔兽世界过场动画合集 但愿不是一个周期稍长的过场](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42634441917.jpeg)
行业协会在鼓励这种回归常规市场的举动,也在积极提供相应的帮助。但持续飙升多年、以公务消费为主要构成的高端消费,显然难以一朝一夕便飞入平常百姓家,企业正在经受考验。 禁令显然是清醒剂,但观察市场的回归,过去一年似乎还只是个开始。 2013年中,记者遇到过依然在抽九五至尊香烟的官员,也见到过场面极其铺张的公务酒席,也有城里的酒店抱怨官员们虽然离开,但却去了消费不减的郊区度假村…… 一个周期稍长的走过场?一次更加隐蔽的消费场所转移?突然遭遇营销骤降的企业有这样的质疑,因为如果禁令不存在普遍的、广泛的、实际的效用,那么禁令给市场传达的,就绝非健康的信号和引导。 事实上,2013年的诸多禁令,均可以在往年的相关文件中看到相似的身影。甚至,2007年就开始过推行公务卡,还曾一度被广泛认为从此可以让公务消费完全透明化、纳入监管,而实际上这张卡片至今用者寥寥…… 也因此,跳开社会层面、反腐层面,仅从市场角度出发,禁令也应该进化为更为完整、长效的反腐机制。而这一机制中,制度的、技术的设计应该首先考虑公务消费的透明化,唯透明,公众方可监督,企业方可放弃那些非市场化的、不健康的竞争手段,市场,也因此才能健康起来。 去除市场中公务消费常年积聚的雾霾,相信应该从公务消费的透明、规范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