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聪除了不碰他认为不熟悉的期货,股票、国债回购、企业债券、资金拆借都有涉足。几年间李思聪奔走于天津、武汉、广州等地,收购原始股,再到一级半市场交易或等待在二级市场上市。
一级半市场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红火一时,使很多人“一夜暴富”,不过也很快淡出证券市场的历史舞台。李思聪也意识到,在金融领域,民营企业想长期立足是不可能的,便决定退出证券市场,继续探索他的实业理想。
李思聪在资金和证券市场淘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至于记者一再追问的多少资金进入,多大规模退出时,他淡然一笑推说那只是一串数字。
从1997年开始,李思聪又回到了实业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李思聪把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意识放到了实业中,他举例说,比如说做房地产,在拿地之前都要先明确是否有明确的权属,销售达到50%以上才开始做下一个项目。当时广州同时存在的有几千家房地产公司,但现在存活的只有100家左右。
他的原则是小心谨慎,这同样体现在石油化工贸易上,至今没有出现一单失误。
李思聪的实业系列,已经包括房地产、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生物科技等领域。到2000年,银业公司发展成为集多种经营为一体的银业集团,资产突破2个亿,但是在广东的实业界并不起眼,李思聪也越来越不满足于这一“进两步退一步”的状况。
同时,李思聪深切地感受到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距离,即便是银行系统出身的他,到银行为银业集团申请贷款,仍然会因为缺少抵押物被拒之门外,这使他萌生了回归金融领域,为民营企业与银行搭桥的念头。
两条腿走路,两个轮子一起转,李思聪的这个想法促成了银达担保的生成。
金融控股集团梦想
2000年11月,银达担保开业时,李思聪出资20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广州的各家银行一开始并不认可这一民间的准金融机构,从人民银行监管分离之后,担保业到今天仍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银达担保注册时的名称是广州银达担保服务有限公司。
到今年7月,李思聪的头衔已变为广东银达担保投资集团董事长,旗下拥有广州、佛山、番禺三家担保公司、银基拍卖和银达典当,另外加上担保公司内设的风险投资、征信管理部门。
全国第一份担保行业发展报告——《2004年度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底,广东登记注册的担保公司多达352家,但是真正在营业的仅占20%,大部分处于半停业或歇业状态;银达担保在全行业中颇有独树一帜的味道。
银达已涉足泛金融领域的行业,李思聪的想法是,打通担保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早在2003年,当民营银行的呼声日高之时,银达就曾有意参股南华银行,出任大股东之一。由于在监管层未获批准,南华银行最终难产,但这一经历并未减弱银行对于银达集团的吸引力。
李思聪对控股银行的渴望,缘于下面的考虑,担保公司缺乏银行的负债功能,不能总是用增资扩股来解决规模和流动性问题,控股一家地方商业银行才是出路。
银达密谋的是华南地区的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当地市政府的考察已经通过,现处于报银监会批准阶段。
此前,安庆市商业银行、昆明市商业银行和南昌市商业银行都曾抛来橄榄枝,但银达集团考虑到收购成本和入股比例问题,均未能达成意向。
李思聪的意图非常明确:控股,而非参股。
除了控股城市商业银行,银达集团对于金融租赁公司的兴趣也十分浓厚。
至于未来的全景,李思聪这样描述:通过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将涉足商业银行、拍卖、典当、信托、风险投资和金融租赁等泛金融领域,打通金融产业链,做华南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