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一)



 终点又回到起点,眼下严晓群最想做的是"瘦身"。鼎盛时期的斯威特帝国遍布数省,产业涉及环保、媒体、零售等十几个领域,而在三年的股市大萧条,金融宏观政策大调整的气候之下,终因体力不支,内力不够而被自己的规模拖垮。

  选择回归实业无疑是明智的,可忍痛割爱的痛楚恐怕只有严晓群最能体会。在上海科技不保,被迫卖掉中纺机,黯然退出ST长岭之后,斯威特系已然断了筋骨,仅剩下小天鹅一家上市公司,斯威特已不足称"系"了。

  做实业起家,在资本中迷失,又回归实业完成救赎的严晓群在他的速度、距离、时间理念中,又添加了稳健一词,这起码让他的企业理念更加平衡。

  2006年1月4日,新年首个交易日里,股市全面飘红,上证指数最高上冲1527点。经过三年的无为而治,股市终于出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新修订的《证券法》和《公司法》顺利颁行,在漫漫熊途中苦熬了三年长夜的股民们,也许真的会在2006年迎来黎明。

  2005年堪称资本玩家的圆寂年,这一年有太多我们熟悉的名字,我们熟悉的"系"没落或倒下。成功系,刘虹;鸿仪系,鄢彩宏;涌金系,魏东魏锋兄弟;格林柯尔系,顾雏军;朝华系,张良宾;健力宝系,张海;金信系,葛政;青鸟系,许振东;飞天系,邱忠保;明天系,肖建华等等,这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都已经风光不在,褪变为证券市场的历史名词。而去年底对原德隆系大佬唐万新的审判,更是把这一年变成了对资本玩家集体宣判的一年。

  也就在年终岁尾,斯威特系最终没能挺过这黎明前的黑暗,在资金链断裂,银行逼债的四面楚歌声中,陷入了全面的危机。种种迹象表明,曾经有股市"金手指"之称的严晓群正经历着有生以来最严厉的一次考验。

  溧水县名人

  一口纯正的高淳话,这也让他几乎无法与周围人交流。

  严晓群出生在南京市最南端的溧水县,是南京所属郊县最穷的县之一,这里的人朴实、封闭。严的老家是溧水县和风镇张家村,和风镇由于地处偏僻的西南角,是溧水县最落后的镇之一,从出生到上小学、中学,严晓群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严的父亲叫严精志(音),被同事们称为"老严头儿",原本在县里银行工作,后来被下放到了和风镇银行,具体是什么原因已经无人知道了。

  严晓群是家中的老幺,上面有6个姐姐,他是家里惟一的儿子,受到的呵护和宠爱可想而知。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清苦,他从小就被寄养在生活相对富裕的姥姥家,童年是在罗山头村度过的。

  尽管已被编入"溧水县名人录",但在溧水县城,几乎没有人知道严晓群是谁。几经周折,记者打听到了严晓群曾经就读的和风镇中学。

  一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电线杆上挂的头像,据学校的老师介绍,这些都是这所中学里出去的名人。记者在其中也轻易地找到了严晓群的画像,旁边的简介是:严晓群,南京斯威特集团董事长,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看来,他已经是这所中学里的学弟学妹们学习的榜样了。

  在2004年校庆时,严回来庆贺,还隆重地捐了款。

  听说记者来了解严晓群其人,他们都很谨慎,但他们都知道严"出事了",并一再询问记者,"他现在怎么样了,被抓起来了吗?"严的小学老师张老师这样评价他:"老严家的‘黄狼‘(方言:儿子的意思)是个‘尖头‘(方言:形容小孩子用功学习)、‘大脑袋‘(形容他聪明),不像那些‘捅天叫祖‘(小孩子很顽皮),他不活泼,不爱说话。"

  现在做钢材生意的刘定福是严晓群的高中同学,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严晓群有一回政治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他成绩都不突出。刚上高中时成绩一般,在高二时突然发力,后来考到了常州市的一所中专,那一年他16岁。

  和风镇紧邻江苏省的高淳县,这里的人都说一口高淳方言。在江苏有句俗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说‘鬼‘话"。因为这种方言发音轻,语速快,多用浊音,外人很难听得懂。

  和姥姥一起长大的严晓群讲的是一口纯正的高淳话,这也让他几乎无法与周围人交流。这种交流障碍让他大部分时间只能独立思考。至今,就连多年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时常听不懂他讲的话。

 被开除的技术科长

  尽管他不显山不露水,但大家都知道他心志高远。

  1983年,在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后,严晓群被分配到了南京市的土壤仪器厂,这是一家隶属于南京市电子工业局的市属国营企业,现在叫南京土壤仪器有限公司。

  在厂里,严晓群是绝对的新闻人物,得知记者采访,他们都很兴奋,也很关心他现在的危机。在同事的印象中,严是个内向的人,不爱讲话,也不张扬。

  一位姓周的老职工拿出了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会议记录给记者看,"那时候厂里对严晓群期望很大,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当时的房厂长宣布,严晓群就是厂里面向21世纪的人才。"尽管严后来做了对不起厂里的事,但他们都认为严晓群在这个小厂里的确是屈才了。

  1985年,进厂才两年的严晓群就得到了半脱产学习深造的机会,工厂出钱培养他去读华东工学院应用电子专业的本科夜校。

  第二年,21岁的严晓群被提拔为厂里最年轻的技术科长。1988年,他完成了本科课程学习,并在这期间娶妻生子。

  尽管有厂里的培养和重视,但严晓群始终感觉怀才不遇,在一些新产品开发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上,比较超前的严晓群与厂领导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据一位姓景的职工回忆,当时他在厂里搞过一个风力发电机的发明,后来由于资金等原因,没试验成功,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让严晓群觉得才华受到了压抑,对国企机制也越发失去信心。随着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头脑灵活的严晓群开始不安于土壤仪器厂这块方寸天地。

  1989年,严晓群私自将自己的一项发明拿出来与常州一家企业合作,生产与厂里产品相关的竞业产品,这让厂里感到很愤怒,于是勒令他停止与常州企业的合作。虽然厂里还是表示只要停止合作就既往不咎,可当时骨子里心高气傲的严晓群根本无法面对这一窘境,本已有心创业的他就此与厂里彻底闹翻。

 之后,随着他无故旷工几个月,厂里召开职代会,正式开除了严晓群。

  据严晓群过去的同事回忆,尽管他是一个沉默的人,在厂里也不显山不露水,但大家都知道他心志高远。

  被厂里开除后,严在外流浪了几年,期间在各地打工,寻找机会。1992年春严与几个原来常州学校的同学一同搞了一个中科院南方新技术产业集团南方公司,挂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名下。之后,经过1993年的改制,成立了南京斯威特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就是现在的斯威特集团的前身。

  股市上的神秘炒家

  依靠高速运转的资本陀螺仪,他的帝国版图开始呈几何膨胀。

  出来创业的严晓群当时有个便利条件,除了他的父亲在银行工作外,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姐夫在银行工作,而现在溧水县农行的工会主席也是严的姐夫。所以,在创业资金方面,他还是有独特条件。

  1992年,凭借一个伪币识别仪的发明,依靠在银行工作的父亲、姐姐、姐夫等亲友团的助力,严晓群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又有"乡乡通电话"工程的创业故事,严晓群开始逐步发迹。

  严晓群的头脑灵活,这是一个共同的评语。从防伪识别仪、点钞机,到点对点微波通信接入设备、光纤ISDN接入设备、ADSL接入设备等等,在通信、IC、环保等新兴产业中,他都能抢得先机。这也让他深深信服速度的重要,抢先一步是他创业成功的秘诀。

  然而,在科技实业的道路上尽管快,也只能是加法式的成长,严晓群期待的是一次乘法式的飞跃。而那时,"不知道怎么做了"的严晓群与"四通"集团总裁段永基有一段让他至今难忘的对话:

  段:你现在搞什么产品?

  严:电子通信类的。

  段:国外有没有?

  严:有。

  段:你的产品是不是比他们的好?

  严:肯定不如他们。

 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一)
  段:那你还有什么搞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144.html

更多阅读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

投资迷局中的财富未来(一):直面中国,投资迷局珍园文化   赵梅阳在世界的版图上,只有中国这块最难为投资者看懂,中国进入投资迷局的混沌时代。为此,笔者将撰文四篇,分别为:直面中国,投资迷局;聚焦全球,高端消费;共赢珍园,玉品人生;创新模式,财

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 建立高效医药营销体系的游戏规则(一)

建立高效医药营销体系的游戏规则(一)随着医药行业新形势的快速发展,现在制药企业的营销体系也在紧跟潮流快速改变着。由于医药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这导致建立高效率的医药营销体系有着自己独有的方式和方法。笔者史立臣历经2

跨越领导的鸿沟:领导力的五大支柱(一)

领导艺术就像永恒的河流那样,有着无边无际的未来,而开发和疏导河道的需求也是延续不断的。当人们找寻新的方法去引导、管理,并激励他人的同时,便一直在重新构建领导艺术。所有成功的组织都构建在三个主要长处上:清楚地了解团队要往哪里

严晓群:盛极而衰

 斯威特集团的前身是南京斯威特新   技术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于1992年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方信息产业集团兴办,严晓群时任总经理。后因中科院于1993年退出,性质变为民营,严晓群出任董事长。   严晓群上任之后,出手收购了上海科技、

漆黑的魅影金手指 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

 终点又回到起点,眼下严晓群最想做的是“瘦身”。鼎盛时期的斯威特帝国遍布数省,产业涉及环保、媒体、零售等十几个领域,而在三年的股市大萧条,金融宏观政策大调整的气候之下,终因体力不支,内力不够而被自己的规模拖垮。   选择回归实

声明:《严晓群:断裂的“金手指”(一)》为网友神般神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