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2日,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有“魔术师”之称的著名民营企业家李海仓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遭歹徒枪击,经抢救无效死亡。3月,李海仓年仅22岁的儿子李兆会紧急接替被枪杀的父亲,成为庞大的海鑫集团的董事长和90%股权的所有人。
1980年,李兆会出生于山西闻喜县。这一年中国的计划生育刚好开始推行“一胎化”政策,也就是这一年诞生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独生一代”。“独生一代”是在中国如此深刻变化的时刻成长起来的一代,是被武侠、网络以及前卫电影培养起来的一代,又是被各种物欲包围的一代。借助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已经在文学、网络、技术等领域里成就了自己的神奇年华。
而在“独生一代”中,能进入“胡润中国百富榜”的,李兆会是第一个(李兆会有一妹妹,这里把李算作“独生一代”强调的是“代”,并非一定要独生)。从某个方面说这里有一种强烈的戏剧性,同时又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戏剧性在于,是一场意外拉开了“独生一代”走向企业和财富的大幕,就像某作家对“独生一代”的总体感受一样:“他们是突然杀出的,让人感到措手不及”。重要意义在于,“独生一代”早晚要接替上一代成为财富的主宰者,他们终将决定时代的方向,李兆会的突然登台,可以说是这场接班大戏的序幕。
“独生一代”不同于上一代的地方可谓多,但以下两点似乎被大家所公认:
1、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望更为直白,传统的伪善伦理对他们不再有多少约束;
2、他们不再有上一代那种强烈的家族意识,把自我放在首要的位置,传统的家族伦理很可能在他们身上终结。
且看看在李兆会在接班握权的三年时间里都给了我们哪些体现。
“两把火”与炫财嫌疑
每股3.7元,创造了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他有炫耀财富的嫌疑!
控制住海鑫的局面后,在2004年10月,李兆会曾出手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总金额超过了6.5亿元。
2004年10月18日,以海鑫实业为平台,李兆会与中色股份(000758)达成协议,将以接近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600016)股权。为此,海鑫实业付出每股3.7元的收购价格,这也是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同一周,李兆会又通过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以近6000万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华冠科技(600371)21.25%股权的协议。
根据收购协议的安排,如果转让顺利,海鑫实业将分三年以现金支付收购民生银行股权款项,首期金额为1.59亿元。而在华冠科技的转让协议中则约定,股权过户七天之内,海鑫方面将一次性支付现金5797万元。
这两宗股权转让涉及到的交易金额,对于净资产为18亿多(截止到2003年底)的海鑫实业来说,也决不是一个小数目。李兆会为什么会选择将这么多的资金投向两间主营业务与海鑫钢铁主业相去甚远的上市公司?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股权转让顺利完成,海鑫实业将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这不仅可以给海鑫实业带来比较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与其他几家大型民营集团一起成为民生银行的主要股东,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海鑫集团在国内的影响力。而对于介入华冠科技,华冠科技董秘霍光表示,公司目前在本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发展势头良好,根据他们的了解,海鑫方面也是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战略投资者。
这些都固然是可能吸引李兆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导致李兆会的大手笔的因素仅仅是这些吗?
在接替父亲出任董事长之后,李兆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理了父亲的旧部,这已经显示了这个青年人对权力的急切欲望。
夺权永远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已经取得权力,怎样证明?那就是行使自己的权力。所谓“新官上任两把火”,2004年10月的两起大收购正是权力具体行使的表现。
上述两起收购正是在老臣幸存海这最后一块“绊脚石”被“放逐”太原后迅速做出的;另外收购选择了其父亲生前从未涉足的资本市场。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已经获得了海鑫的绝对权力,海鑫已经不是从前李海仓的海鑫,而是李兆会的海鑫。
众所周知,“独生一代”多爱炫耀,在还靠父母养活的情况下,往往从穿到用都是一身名牌。他们尚且如此,不用说拥有亿万资财的李兆会了。不论是在海鑫集团所在的闻喜县还是在太原,如果说你看到三辆奔驰600同时驶过,那很可能就是李兆会的车队。本来财富是刚从突然死去的父亲那里继承的,并非自己的奋斗所得,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是不应该如此铺张的。但这样的观念似乎是“陈旧”的,显然约束不了他。从接近李兆会的一位人士那里曾流出一个传言:李兆会曾在澳门豪赌,一夜输了近亿元,致使海鑫员工当月工资无法发放。姑且不论传言的真假,至少有这么一个传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对财富有着强烈的炫耀心理。
由此联系到李兆会对民生银行股份收购。每股3.7元,创造了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这实在不能不让人觉得他有炫耀财富的嫌疑!
“传统家族”终结者
“独生一代”将强力冲击着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传统家族企业体制。
李兆会从登台至今,不论是以高价收购民生银行股份,还是澳门上亿豪赌传言,都可算得上是大手笔。但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他在短时间迅速清理掉了父亲的旧部,完全控制了大权。固然从传统伦理来讲,李兆会的这一举动确实不尽人情,有些“狠”,但对于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的中国家族企业来讲,正是这一点透露出了某些好的兆头。
中国家族企业在经历一段创业辉煌后,眼下已走到裂变的十字路口——是固守既有的家族管理模式,还是来一次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脱胎换骨式的“革命”。中国家族企业正面临着成长的挑战,正是摆在中国家族企业面前的成长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