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格局”思维的能力



 2004年7月,作为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的东华广场项目股权交易结果浮出水面,华远公司接手北京城建,成为这一2008奥运工程的“新主人”。

  其实早在4个月前,任志强将尚都项目后期转让给潘石屹时,就已经策划完备了对东华广场项目的收购。“如果说华远在与潘的交易中,是用手中的‘粮票’换了潘的‘鸡蛋’,那么在东华广场的项目则是华远用手中的‘鸡蛋’换了北京城建的‘粮票’”。任志强坦言。

  二十余年,任志强带领着新老华远在迂回转进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因势利导、谋定而后动。

  就像任志强所说,“能征善战的士兵并不一定能胜任将军”。11年军人生涯的追求,赋予任志强“格局”思维的能力:前瞻、识大局。

  “当年孔明应该尊敬司马懿,棋逢对手,往往别人还是一头雾水之时,司马懿已经抽身而去,承认自己的失败。如今中国地产界的处境,需要你做几十步以外的思考。”任志强说。

  1992年,任志强确定了华远向股份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到1997年,任志强率领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成功发行了1.5亿美元债券,实现了企业资本和经营的双重国际化,这一步步走来,稳重而具有前瞻。

  2001年岁末,任志强宣布辞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任”摆错了棋局。那年,任志强将自己所持18%的股份转让给华润、回收华远品牌,创建新华远。

  “刚开始规模有限,当然压力繁重;现在优势显现,有压力的应该是对手。”任志强说。短短两年,再次创业的任志强,已经将新华远的资产变成了几十亿。

 任志强:“格局”思维的能力

  这让人想到了1981年,任志强准备转业。如果继续留在部队的话,任志强的前途会很好,但正是这前瞻性的跨步,让中国地产界多了一位重量级人物。

 从放弃军队优厚待遇步入商海,到离开“大船”老华远,创业新华远,任志强的胆识,是军人生涯最好的收获,也是华远最大的幸运。

  中国地产界,有的人紧跟形势,炒作价值;有的人发现潮流,实现价值。

  而任志强前瞻性的格局性思维却引领潮流,创造价值。

    1951年3月出生于山东掖县,1968—1981年参军,先后任排长、参谋,退伍后任北京怡达公司副总经理至1984年,1991年成为北京市华远经济建设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市华远集团总裁,华远集团公司总经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467.html

更多阅读

任志强:优雅表达作者的野心

     “人们总是关心答案,但读书并不是给你一个答案,我想给读者的是一种思想方法。”  蓝狮子整理任志强的微博又出了一本书,叫《听任志强怎么说》。当写序的使命落在潘石屹的头上时,“小潘”对读书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潘石屹

任志强:大时代的“主人翁”

     冯仑在为任志强《野心优雅》写的序言里,说在任志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时代最典型的人物面貌”,这典型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口气大”:“说的都是大词,操着总理的心,满口大话语、大概念、大理论、大道理。”这恰与郭敬明的

任志强:分化中的楼市价格

任志强 华远集团总裁新政出台之后,政府与民众的眼睛都定在了房价的涨跌上,都在观望中期待着房价的下跌,回归于理性的合理之中。而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五月份的数据则似乎让所有的人都大失所望,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2.4

任志强:二套房是个糊涂的概念

任志强 华远集团总裁全世界的住房改革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制定的,中国所有的有关住房的文件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制定的,香港的法律更加明确的认定非家庭的个人无权向政府申请住房的保障(因病残老等失去劳动就业条件的除外)。英国、美国、香

任志强:偷窥房地产生态的镜子

  任志强决意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做一个揭露“皇帝新装”的孩子。这个直白的山东大汉像那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堂吉诃德,明知每放一炮先死的都是自己却还是一往无前。他在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房地产商和舆论三方博弈最紧张的时

声明:《任志强:“格局”思维的能力》为网友富士山上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