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 五年零售巨头 黄光裕:胡润百富榜榜首 零售巨头号令群雄



系列专题:胡润百富榜

  这是一次意外,至少当事人这样看。

    2004年10月11日,对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来说,这一天从晚上9点开始,不断有人打电话祝贺他成为2004年胡润百富榜首富,很快上海方面的记者帮他证实了这一消息。

 黄光裕 五年零售巨头 黄光裕:胡润百富榜榜首 零售巨头号令群雄

   “这算一种意外吧,我事先并不知道。” 35岁的黄光裕说这话时,心平气和。尽管黄没有明确告诉记者此时的心情,舒展的眉宇间还是能找到某种微笑的痕迹。

    “这么多年来,我只研究过零售与地产,没有研究过排名。”黄用自己的幽默回答了对首富的评价。不过,黄对胡润对他身价的计算结果还是认可的:“105亿元,并没有多大出入。”

    黄指着电脑屏幕对记者说:“国美电器今天的股价在5.95~6.00元之间,这都是透明的。我的钱大多数都是股票,还没有兑现。”

    与2003年的18亿相比,2004年,黄的财富增加了87亿元,这几乎是一飞冲天的增长。而2003年国美的销售额不过177.9亿元,位列行业榜眼。财富巨增,其中很大的功劳要归于股市。

    香港上市是国美一个新的起点,也是黄光裕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专访也从这里开始。

    上市:本分还是做企业

    《中外管理》:国美上市的最大收获在哪里?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

    黄光裕:国美并不需要融资。但作为零售业企业来讲,需要为扩张搭建一个消费群体平台,所以第一目的是推荐给投资者。另外也为了让企业更加健康,改善股东结构,调整资本结构。国美需要更多股东的介入,需要管理的透明。

   上市地点,国内国外也都考虑过。跨出一大步就到美国了,跨出半步就到香港。为了稳健一点,我们选了香港。为了抢时间,我们选择了借壳上市。

    创业:贵在坚持住

    《中外管理》:当初你为什么选择做家电连锁?

    黄光裕:1985年,我16岁时离开了学校,正式走向社会了。你们都是学完了才出校门的,我是学不会了就出来了。1986年,在北京呆了一年,搞一些推销,主要是广东的一些货。1987年1月1号开始接手国美做家电。

    家电市场当时还是卖方市场,有货不怕卖,是怕进货。我分析过食品,但当时的消费水平没有到那个程度;而服装、鞋,这一块,我自觉不太适合,我心太粗,布料、季节性等问题,比较头疼,干不了;而家电比较定型,我做起来比较合适。

    从我来讲,为什么能坚持这个行业?我就是要求:做事情,要做就做精。没有什么神乎其神,主要是坚持。我想张瑞敏也不过如此。越做越有感觉,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多。我认为,做事业,如果定位有偏差还可以及时调整,但如果放下了,也就彻底失败了。而坚持下去,即便失败也是值得的。人的一生,成功肯定比失败少很多,我们整天在犯错误。

    竞争:拼的是服务

    《中外管理》:商品、价格、服务、环境,是国美的四大核心竞争力;苏宁也提出了七个核心竞争力,包括:品牌、店面网络、供应链、团队、物流、服务,还有信息流。依你看,家电连锁企业之间,最终拼的是什么?

    黄光裕: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而如何才能获得客户的忠诚,我想四条太多了,就是两条:“薄利多销、服务至上”。

    《中外管理》:国美的薄利多销,如何能让消费者感觉到?比如与苏宁比……

   黄光裕:这是一个竞争的结果,对企业是一种策略。现在说起来很简单,但要达到一定连续性,就有难度。我们追求每一件产品挣1%就行了。有时候消费者并不介意十几元的差价,他要的更多是服务。所以国美的服务比别人要好,我们的目标是做到让人家追不上。

    《中外管理》:目前国美做到了吗?

    黄光裕:国美基本做到了:70%比人家好,20%人家追不上,10%没有别人好。国美也有遗憾。

    《中外管理》:我们该如何理解家电连锁业的“服务”内涵?

    黄光裕:服务表现在两个方面:精益求精和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精化才能生存。在服务中,我们会充分体现专业化的到位和产品的丰富。我也在想,客户到国美的购物环境中,可能追求的不是大商场的舒服,而应该要感受到我们专业店的特性:国美就是国美,就是不一样。这就是差异化。当然,我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比如:把产品功能写在介绍里,我提出要一年实现,但已经四年了,还没有做好。这件事情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这是专业化该做的事情。

    《中外管理》:服务会成为竞争的最后一张王牌吗?

    黄光裕:服务不会成为最后的牌,但没有它绝不行。现在全世界,可以说:渠道为王、服务为王、科技为王……都没有错,但没有一件事是孤立存在的。

    渠道:取消中间商!

    《中外管理》:你如何评价“渠道为王”以及国美与厂商的关系?

    黄光裕:实际上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大家都在发展。国美依赖它们的产品、价格,它们依赖我们的卖场、我们的销量。厂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我们其实是越合作越好,只不过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脾气都大了。因为不是高层对话了,都是基层在对接操作,难免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当然,这里也有厂家渠道策略不对导致的不和谐。道理很简单,我们想改变厂家的销售模式。如果它们一定要我们通过代理商进货,肯定成本会高。如果总是中间商挣更多利润,到消费者那里价格肯定就高。

    比如:格力就还有分销代理,于是价格就会高2个点,谁来负担?我为什么要推荐你的产品?我们就是要取消中间代理商这个环节!

    有人认为是渠道控制发言权了,其实不是这个问题。问题是厂家不想改变它的代理体系,只想走一条路。

    格局:跨国巨头不可怕

    《中外管理》:2004年12月31日,是中国零售业承诺对外开放的最后期限,这对国内的家电连锁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光裕:会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同时我认为:国际巨头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当时沃尔玛进来,中国还没有连锁,加上国内崇洋媚外,所以沃尔玛一炮打响。现在,这个行业它们要进来,环境已经变了:消费者、市场、销售观念,都趋于理智了。

    当然,对国外巨头的进入,我们还是非常重视。1998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迎接竞争对手。几年下来,我看它们动作并不大。根据我每年的考察,与美国的百思拜、日本的小岛、山田等家电连锁企业相比,我们的总体水平略差一点,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客户优势、模式优势。

    《中外管理》:有人认为:跨国公司进来,很可能通过收购的方式……

    黄光裕:我不排除它们通过资本运作进入的可能。但目前2~3年内,国外巨头不会有太大的动作。话说回来,它们投资永乐、苏宁或者国美,管理权怎么处置?两个企业的融合,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风险更大。我认为要有成功的可能,就必须保留个性,否则多半会失败。

    《中外管理》:依你看,中国家电连锁业竞争到最后,会是什么局面?

    黄光裕:还不好说。现在不相上下。我想3~5年,电器市场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剩下3~4家。谁剩下?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业内并购可能在2~3年内,剩下就是大吃大。如果彼此竞争到两败俱伤了,并购也就没有意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1759.html

更多阅读

新湖黄伟 胡润榜新贵 “新湖系”黄伟

系列专题:胡润百富榜和隐藏在资本市场中的众多大鳄一样,“新湖系”的掌门人黄伟低调且神秘,外界对他领导下的“新湖系”的描述亦存在诸多模糊之处。   公开资料显示,黄伟,1959年出生,温州籍人士、酷爱围棋,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后进入浙江

2015胡润百富榜 胡润:狱中首富黄光裕 今年还上百富榜

系列专题:胡润百富榜  估计应有2500名中国人能够上胡润百富榜;  胡润认为应以财富人士当前的固定资产总值和消费总额来确定中国新贵族的消费门槛。  据《北京晨报》报道,十年前,年轻的英国人胡润制作了中国第一张富豪榜,颠覆了

2016胡润富豪榜 胡润发布零售富豪榜 问题富豪财富惊人

系列专题:胡润百富榜   昨日,胡润发布了《2008胡润零售富豪榜》,百富榜首富黄光裕占据了零售富豪榜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是去年的零售首富、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以及广东茂业集团的黄茂如、张静夫妇。   今年上榜的零售业富豪共30

声明:《黄光裕 五年零售巨头 黄光裕:胡润百富榜榜首 零售巨头号令群雄》为网友夜场嗨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