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手如林的手机零售业市场,一个县级城市的专卖店能够得到制造商的如此美誉,这一定有其独特的经营秘诀。华灯初放的傍晚,我们沿着人民中路的西侧,向位于城区商业中心的“蓝天”走来。放眼望去,五彩斑斓的灯火、车水马龙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人群构成了一幅不夜城的胜景。而眼前,“蓝天”那高高的门楣、巨大的招牌、宽大的门面以及两侧橱窗内各种匠心独运的展布和灯饰,在迷人夜景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辉煌和气派!
在店堂里身那间狭长的办公室内,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久负盛名的老板。34岁的龚建升显得年轻、英俊、风度翩翩,但浑身上下却透出一股商人特有的精明与睿智。他热情的接待、直白的谈吐和洒脱的风格一下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
其实,人们最先听说龚建升这个名字,还是从他10多年前成功打入姜堰电线电缆市场时开始的。
市场上,力创营销佳绩
让时光回溯到1990年9月。
其时,高中毕业的龚建升被安排进了启东一家乡镇电线厂工作。不久他便在生产协调和人际交往上“显山露水”,很快从车间调进厂供销科工作。
然而,搞营销、闯市场又谈何容易!论年龄,他还是一个“嘴上无毛、说话不牢”的“小年轻”;说能力,供销科乃藏龙卧虎之地,他自知不是老大哥们的“对手”;谈经验更是缺乏,一切全凭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龚建升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买回多本营销书藉潜心钻研营销理论,并对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学习营销经验,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与此同时,他还多次进入生产科、技术科及车间,对生产技术、生产流程以及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性能和用途进行了解,为闯荡市场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工作。
龚建升清楚地记得,当初厂里划区分片定任务时,是他主动要求到“三泰”地区的。那时的“三泰”,经济相对落后,交通极为不便,工作很难开展,科长怕他太年轻不答应,厂长也要他慎重考虑,龚建升却说:“正是因为我年轻,才更有吃苦的本钱,也才更需要到艰苦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在他的再三坚持下,领导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临行前,厂长拍着他的肩膀关照说:“试试吧,实在不行先回来再说。”
就这样,20岁的龚建升远离故土,开始了自己奋斗的征程。
走过的路,才知吃过的苦。来到姜堰,举目无亲,他在人民旅社一住就是四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无数次地跑用电站、去供销社、登五金公司,频繁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夏天,冒着炎热酷暑;冬天,顶着刺骨寒风;渴了,要碗茶水喝几口;饿了,买只烧饼充充饥……一切的苦,他都能默默忍受,可令他焦急的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的业务仍然毫无进展。
记得一次去梁徐乡供电站攻关时的情形:时值腊月,天寒地冻,他在门外守候了半天,也没见有人上班,第二天又适逢大雪,他照例登门,可人家却硬是不肯照面。无奈他只好去乡邮电所先打电话联系,事情还没说清,人家就又挂断了电话。
天性不服输的龚建升再次登门拜访。这一次他吸取教训,径直闯进站长室。为他的诚心更为他的执著所感动,站长热情接待了他并耐心听完了来意,最后终于答应试用一下他的产品。于是他马不停蹄与工厂联系,第二天果然如约送货上门。由于他的产品好、价格低,又服务到位,因而一举获得了对方的认可。首次成功的合作,给了龚建升很大鼓舞,他由此及彼、由下而上挨家攻关,很快打破了五金公司“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两年后,姜堰实施农网改造,其业务量迅速攀升,他启东、姜堰往返穿梭,人一下瘦去七八斤。望着厂里这位年轻业务骨干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工人们齐声夸赞:“小伙子真是好样的!”
“阳光”里,再现经营天赋
一晃五年过去了。龚建升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结识了许许多多信得过的用户朋友,这些朋友经常让他在发货时捎带些电器开关之类的配件。后来在朋友的鼓动下,他索线在姜堰开了一家电线器材门市部,生意异常红火。再后来,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蓝天灯饰”又闪亮登场,再次火爆城区。
随着市民生活的日益提高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传统的餐饮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快餐,作为一种新兴的餐饮形式,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某些发达城市悄然出现。1996年10月,当龚建升去江南开展业务时,已然感受到这股新鲜的扑面来风,他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趋势中敏锐地感到,快餐在餐饮市场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业务完成后,他立即携妻复返江南,对苏锡常等地快餐的菜肴结构、制作方法和市场运作,进行了反复的调查与考察,回来后他赶紧拿计划、订方案,同时招进8名下岗职工、买回一应餐具设备。1997年初,他的“阳光快餐店”在老城区繁华的商业街口隆重开业了,一时间,订餐热线铃声不断,数辆送餐车竞相往返,店堂里更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呈现出一派生意兴隆的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