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走进现代城18层SOHO中国有限公司大门的访客,都会被迎面而来几百平米的空旷大厅所迷惑,一个巨大的扇形屏风,挂着几幅色调灰黑的人物画,在寸金寸土的CBD商业区,谁能有这样的手笔。
SOHO中国的CEO张欣一袭黑色晚装式的裙子,语速流利简洁,如同当年她在高盛时陪同客户做路演一般。从一个小公司发展到今天花9亿现金买下SOHO尚都的地,最早提出“精装修”和“SOHO”的概念,2004年7月12日的美国Businessweek封面文章称张欣不仅是“北京最繁忙的建设者,而且是最受追捧的创新建筑的提供者。”张也被评为2004年度“亚洲之星”。当然,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张欣最大的创意还是嫁给了潘石屹。1994年底结婚,随后共同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中鸿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我们两个人的结合,是最不可想象的。”潘石屹自嘲是个“土鳖”,生活、教育和创业都是在内地,做过公务员,闯过深圳,下过海南。而张欣则是个“海归”,很小就随母赴港,14岁就做了纺织女工,后来读了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先后供职于巴林银行、旅行者集团、高盛投资集团等机构。据说婚后张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潘石屹衣柜里的衣服全部扔掉。
张欣和潘石屹夫妇于1995年创办房地产开发公司,当时就决定以日本“居家工作”(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理念来推广项目,将居家和办公地点合二为一,也就是所谓的SOHO。他们还把公司命名为SOHO中国,引起人们对纽约SOHO艺术家聚居区的联想。
张欣对于每做的一个楼盘,都是先有一个感觉,感觉应该做什么样的,然后再从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设计师把这种感觉具体地表达出来,变成很物质的实体。她给建筑师一个支点的同时,还告诉他社会的前瞻性。
在张欣开发过的那么多楼盘中最得意的还算“长城脚下的公社”,“公社”这个名字就是考虑到了中国的特点。因为中国已经全球化了,中国人现在居住的和外国人一样,形式化的不 同越来越少,他们更关心的不是形态上的中国化,而是观念上的中国化。这个由12名亚洲建筑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作品位于长城边上一个8平方公里的山谷,包括11幢别墅和一个俱乐部。荣获了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北京当代艺术时尚的中心舞台。建外SOHO则提出了“城中城”的构想,不再是单一的居住概念。而SOHO尚都则是寻求一种艺术的线条,张扬的理念,不规则的时尚,如此大胆的创意起初也让张欣对销售捏了一把汗,事实证明她的创意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最大限度地结合是张欣的杀手锏。甚至因为公司上市就要牺牲很多建筑本身的东西,她宁愿选择放弃,因为资本唯一的衡量点就是盈利能力,但建筑不完全是由盈利能力决定的。她设计建筑作品,对文化、艺术、历史的因素考虑多一些。
2004年底在上海住交会上,SOHO尚都的楼书《杂碎》居然第一天就卖了两万多块钱。当大部分地产商也开始用“理念”讲故事的时候,他们夫妇却开始在艺术、时尚、娱乐领域频频露面。他们甚至已经不再需要广告了,本身就是广告。
张欣说,她现在要提的是“混合(MIX)”概念,就是在她的楼盘中包括了一切和生活相关的,而不是仅仅是居住的房子。这也是SOHO中国发展的独特个性。给建筑赋予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