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霄云路26号的鹏润大厦,全玻璃的墙体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与百米之遥的盛世大厦——微软公司中国总部所在地——相比,竟有几分贵族与神秘的气息。记者进入大厦B座18层,穿过迷宫般曲折的走廊,来到这座大厦的主人、鹏润集团董事长黄光裕的办公室。
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鹏润集团这个名字,但说起该集团旗下的国美电器,提到2004年中国内地新首富,人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这位国美电器的创办人,这个已经在北京打拼近20年的广东人,说话时依旧带有浓重的汕头口音。他在他那间弧形办公室中,喝着牛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别人的专著中,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书写了“105亿的传奇”;在胡润的富豪榜上,他曾取代丁磊成为中国首富;作为商人,他一直信奉做人要真诚的原则,很看重朋友间的相互信任,喜欢将生意建立在诚信坦率的基础上。他说,是因为毅力和坚持,加上一些运气,自己才走到今天,又因为现在的成绩,接下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更多的事情。
从汕头到北京
坐在4个套间组成的巨大办公室中,黄光裕对于初进北京时的新奇、兴奋,间或会有的几分惶恐与无助的感受记忆犹新。
“出了北京站,花5毛钱住一个地下旅馆,又花了1块钱让一辆三轮车拉我去找那家旅馆,找了半天,实际上他是绕了一大圈,第二天起来以后我一看北京站就在门口,还花了我1块钱!”
初来北京的黄光裕,“觉得北京大得不得了”。于是,他一整天就在北京站周围转来转去,不知道哪里是商业区,也不知道在这么大的北京城里应该怎么去做买卖。“下午两三点钟了,我就在栏杆那儿站着,看着北京站。这时有个人过来了,问我要不要拍一张照片。”黄光裕 “很奢侈地”花了10元钱,拍了一张一次成像的照片。那张照片他一直保留着,直至前两年磨损厉害,才不得不丢弃。
黄光裕196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凤壶村,属鸡。今年是他的第3个本命年。小时候,黄光裕家境清贫,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了,那年他16岁。随后,他跟着哥哥从老家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又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一个100平方米的门面——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1988、1990、1993和1999年,国美电器经过4次调整扩张后,如今正步入快速成长期。
短短十多年间,国美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开各地市场,所到之处刮起阵阵价格旋风。目前,国美电器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全国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等地区拥有分部30个、门店近200个,旗下员工4万多名。
仅仅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是不够的
黄光裕兄弟俩来到北京后,决定做家电生意。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了出来。在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采用的是“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但黄氏兄弟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路线,薄利多销和诚信交易,是黄光裕最为看重的理念。
“很多人其实抗拒不了各种诱惑。”黄光裕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一件3000元的商品,商家多卖几十元你可能感受不到,很多商人觉得你感受不到就多赚你几十块,可要是做长远买卖的话,这样做就没有诚信可言了。如果你有诚信,大家会慢慢感觉到的。
“作为年轻人,在定好目标以后,该取得的利益就要努力去争取;不该取得的,即便放在你的面前也不动心,我想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做买卖天天都会遇到各种诱惑,但我想我做到了不贪婪。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就是急功近利,经不起诱惑。商海里的诱惑很多,这不用谈境界,关键要看是否能有一种毅力。”
黄光裕认为,在很多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坚持做事情的基本底线与原则,是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他还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去做。国美发展史上的三个关键点,可谓黄光裕的三次创新。
首先是在1993年将北京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此举为国美今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黄光裕可以说是国内企业家中最早有“品牌意识”者之一;第二次,在1996年下半年,以长虹、海尔等为首的国内家电企业崛起,国产家电品牌发展势不可挡。黄光裕感受到中国家电制造业所具备的特有优势,迅速将产品结构由先前单纯经营进口商品,转向经营国内品牌,一夜之间,所有国产品牌都稳稳地站在了国美的展示台上。现在,国产、合资品牌已占国美所售商品的90%;第三次,在1999年,国美走出京城,开始全国性的跨地域经营。从天津开始一路攻城掠地,迄今已在全国60多家城市和香港地区有了自己的“影响力”。
“我们的发展是分成几个步骤的。先是全国连锁,最后跨出国门,做世界型的连锁企业。我们还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全国的布点。”按照他的设想,全国真正达到四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有600多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更多。“我们现在仅仅覆盖了60多个城市,才1/10而已。我们最终会在2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开一两家店。”
至于现在的成功,黄光裕认为更多的是大环境给自己带来的运气。
“我觉得国运、国家的环境是很关键的。比我大10岁、20岁的人可能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另外,做事情我不贪,心态比较平和,而且我能够很好地去看待逆境,把事业坚持下来。”
只要有必要,我就会马上调整
“黄总是一个行动快速的人,有想法马上做,发现不对马上改。做得好,马上赏,做不好,马上罚。”一位在国美工作多年的人告诉记者。黄光裕自己也承认说,“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花3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的标点符号都给它改清楚了,再去实施。我是边做边修正。一件事只要有三分把握,我就去做。”见记者对 “三分把握就去做”表示疑惑,黄光裕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口语化的说法,“并不是没想清楚、没看明白就去做。大意就是想、调整和做基本上同步进行,不要多谋少决。”
更多精彩专题:
·[专题]黄光裕:创造国美财富帝国
在黄光裕看来,三分就是一种感觉。“某些事情,市场已经给你机会了,就要立即拿出行动,狭路相逢勇者胜。实际上,做事和择业是不同的。择业肯定要更小心,但做事情不能每天停留在研究、讨论、调研和犹豫不决上。”
2002年下半年,为了让采购与销售更专业化,国美实行采购与销售脱钩制,但在后来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造成了采购与销售互相对立、互相推卸责任的弊病。2003年,黄光裕亲自操刀,将全国销售区域分为南北两个大区,本来想通过内部竞争实现扩张,事实上却人为地把国美的规模优势一分为二了。5个月后,国美不得不重新恢复原来的格局。2004年岁末,黄光裕再次调整国美高层,将国美分成东北、华中、华北一、华北二、华东、西南、华南7个大区,同时将总经理人选进行了一次“军区司令大对调”。
“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案,只要有必要,我就会马上调整,找出最佳方案。以后如果需要,我还会继续调整。”黄光裕的果敢和大刀阔斧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