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公司怎么赚钱 郭台铭--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



    台湾已成为全球信息科技业代工的中心,而亚洲最佳创业家代表郭台铭堪称代工之王。他所创立的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几乎包办所有信息科技类产品代工,并且在2001年超越台湾集成电路公司,成为台湾业绩最高的民营公司。

      郭台铭以制造模具起家,后转入电子业,从不起眼的连接器做起,如今产品已垂直整合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的上中下游。在2001年各行业苦苦支撑之时,他领导的鸿海电子仍大幅增长六成,超越台积电,成为台湾第一大制造厂商。

    “精明”是创业者的座右铭

    郭台铭毕业于台湾中国海专。和其他同学一样,郭台铭也曾跑过船,遨游四海。不过,他并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过飘泊、不稳定的日子。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思考,他决定创业,于是,1974年他向岳父借钱买下当时的鸿海工业公司,从事黑白电视机零组件代工生产。当时黑白电视机才刚刚在台湾出现,并逐渐成为居家必备的商品,加上当时台湾整体经济也正处于上扬阶段,产品需求一路看好,郭台铭因此获利不少。

    1977年,当郭台铭挣到第一笔钱时,他并未选择投资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厂。一年以后,房地产开始红火起来,地价整整翻了一番,但他仍没有急功近利将模具厂卖掉购买土地。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来的电镀部门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了与同行业的距离,并在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郭台铭的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在一次演讲会上,谈及企业全球布局与全球化经营时,郭台铭不无幽默地说,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要装进去一张“世界地图”,而不能像台湾民进党的大脑,都只装着台湾地图。28年前鸿海成立之初只有10名员工,目前全球员工多达五万人。为了降低成本,郭台铭在台湾制造业掀起大陆热之前,率先于1988年赴大陆投资,现在他可以骄傲地宣布鸿海已成为大陆的第二大出口商。

   “枭雄”风范

    四度蝉联台湾科技首富的郭台铭,有个“三不”原则,即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活动、不任意拍照,这“三不”原则为他平添了几份神秘的色彩,他每年只在6月的股东大会上才现身一次,为记者、投资法人、外资企业上一堂“电子业未来前景与布局”的年度大课。

    拥有28亿美元身家的郭台铭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根本没时间花钱。他不爱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走在路上,很难看出他是亿万富翁。郭台铭一直低调地拓展事业,尽量回避媒体。他也不讳言自己不喜欢接受采访,“因为做生意讲实力,搞宣传没意思”。就连公司总部,郭台铭都刻意远离科技大厂聚集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选在较不为人知的土城工业区。

 文化传播公司怎么赚钱 郭台铭--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

    鸿海集团总部的建筑风格朴实内敛,一如其创办人的务实严谨作风。上班时间,走廊的灯间隔着亮,中午午餐时间,去用餐者的办公室的灯全熄,走廊只剩一盏灯;会议室的墙刷简单的水泥漆,用的是便宜的地毯。财富千亿的郭台铭,办公室的装修和大家差不多。曾被朋友揶揄“没有品味”的他说:“我现在有什么买不起,可是我要真去搞品味,那股东就要担心了。”

    郭台铭生活很节省,不过,每年在台湾的尾牙庆祝会(岁末聚餐),他却乐意掏出大笔钱犒赏员工。对共同奋斗的兄弟,郭台铭有福同享,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

    郭氏工作观

    郭台铭称自己搞的不是什么高科技,赚钱也不是靠技术,“如果光靠技术就可以赚钱,纳斯达克就不会哀鸿遍野。”郭台铭说,鸿海靠的是苦干、实干、还有拼命地干。郭台铭自己就是一位工作狂,有时可以一天工作达16小时以上。能够这样不眠不休地工作,得益于工作本身带给他极大的乐趣——从工作中创出最高的附加价值,为股东赚取最大利益是他的首要目标。从生产黑白电视机零件起家后,他不曾修过三天以上的假。郭台铭认为,领导者的睡眠时间不应该多于属下,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

   他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往来穿梭于北美、欧洲、大陆、东南亚。为掌握营运状况,郭台铭随时以可视电话和全球各地干部开会。“这没有什么。”郭台铭自称是一头牛,靠血汗赚钱,“比起刚创业时,一天很少能连续睡三小时的日子,现在的我已经太幸福了。”他现在不论人在那里,连续工作多久,只要睡上五小时,便又生龙活虎。有时即使晚上下飞机,郭台铭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经常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疲倦。对吃饭,郭台铭也很随便。“我中午吃得很少,有时候三天不吃饭也没有关系。”

    在郭台铭眼中,“鸿海不靠技术赚钱,是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他说,台湾产业竞争力逐渐流失,因太多人变得眼高手低,年轻工程师设备要求买最好的,自己又不上生产线,也不加班。“在鸿海没有这个问题,我们的博士工程师不但上生产线,而且24小时轮班。”郭台铭非但要工程师上生产线,他刚从美国拿到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的儿子也得上生产线,他自己更常常到生产线上察看。

    郭台铭管理工厂就像上战场,带子弟兵打仗,数十年来如一日,严格要求产品品质,常常是自己卷起衣袖,现场实地操作机器,老板如此专业、敬业,员工更是全力以赴,甚至员工递送文件时都是用小跑步,正是这种精神造了就成功的鸿海集团。

    严格的品质要求,使郭台铭对鸿海产品的质量颇具信心。在一次演讲会上,为了显示鸿海生产的手机质量好,郭台铭在讲台上连摔手机三次。为了证明手机被摔后仍然好用,他还请台下的好友思科中国总裁杜家滨试拨他的电话,只闻手机铃声依然通畅。对郭台铭的自信,现场用餐的人们不禁鼓掌大笑。

天命之年创业不缀

    一次,鸿海集团最大的客户从美国带给郭台铭一份世界知名的采购杂志,里面报导了全球领先的EMS供货商,把鸿海排在第六名。但郭台铭却对第六名这个成绩“很不满意”。郭台铭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从2002年开始,鸿海集团将迈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轴的第三个成长阶段。

    郭台铭的话说,鸿海集团在过去的岁月中经历了两个成长阶段:第一个成长阶段是从草创时的1974年到1990年,这是摸索与学习的阶段;第二个成长阶段是从股票上市的1991年到2001年,这是上市茁壮的阶段。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鸿海集团在台湾制造业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把制造的版图拓展到亚美欧三大洲。在第三个阶段中,郭台铭希望再用6年的时间,把“制造的鸿海”转型为“科技的鸿海”。因为郭台铭意识到,长期做代工,没有自己的技术不是公司长久发展大计。按照他的规划,台北将成为集团的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鸿海将成为一家“台湾研发、全球制造、世界行销”的科技公司。

    未来六年,被郭台铭确定为自己个人人生规划的关键六年,“可以说是我的第三次创业”。郭台铭明确表示,自己必须带领集团完成从制造到科技的转型,转型成功时将退居二线,交棒让贤,让专业经理人带领鸿海继续发展。对这个决定,大多数人也许会表示怀疑,但是依他的秉性,越是别人不相信的事,他越会去做。他深知,科技产业变化太快,需要企业领导人不但具备敏锐的头脑、杰出的智能,也要具备永不疲倦的体力,而他已届“知天命”之年,因此必须有让贤的勇气。

    美国月涵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谷月涵曾说:“没有郭台铭的鸿海,不知道怎么走下去。”而郭台铭不这么看:“没有郭台铭,鸿海一定会更好更成功!”在他看来,鸿海的成功,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团队,所以他“奉劝”投资者:“如果你们不放心,未来六年时间可以把手中的鸿海股票卖掉。不过我还要告诉您,六年过后您会非常后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122.html

更多阅读

郭台铭父亲 台电子企业转身 郭台铭回老家做光伏梦?

  李跃群   祖籍山西的台湾“代工之王”郭台铭要回老家大施拳脚。   近日,在山西大同举行的一场面向境外媒体的招商引资说明会上,大同市市委书记丰立祥以及大同市市长耿彦波表示,大同将引入一总投资逾500亿元的多晶硅项目。投资

韩国将斥资购无人机 郭台铭拟斥资百亿布建大陆3C卖场

  鸿海大举扩张通路版图,旗下大陆3C卖场“赛博数码”,将采自地自建。据了解,董事长郭台铭拟斥资100亿人民币,约合新台币441亿元,于大陆一、二级城市,大举猎地,布建通路。   法人指出,赛博数码与蓝天的百脑汇经营模式类似,均为大型3C卖场

郭台铭在山西的亲人 郭台铭的“飞虎队”

  不甘只做全球“代工大王”的富士康,开始将自建渠道的触角从实体伸向了互联网。8月1日,富士康集团旗下酝酿近两年的B2C网站“飞虎乐购”正式对外上线,主营3C类产品。因郭台铭十分钦佩二战中退役的美国空军飞行员陈纳德率领“飞虎队

“世界工厂”之痛:郭台铭道歉后的转型追问

当天一大早,身为富士康国际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的郭台铭乘专机从台北飞抵深圳,陪同200多名记者参观园区的生产车间、食堂、游泳场以及新成立不久的员工关爱中心,“我们绝对不是血汗工厂,但我不敢保证下一个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他说:“

郭台铭:考虑迁移部分生产能力至台湾地区或越南

政府调查已经结束,考虑将宿舍管理交给当地政府 郭兴艳 对于集团连日宣布加薪累计升幅近一倍,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昨日的台湾地区股东周年大会上表示,加薪将影响集团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但对集团利润率的影响将小于市

声明:《文化传播公司怎么赚钱 郭台铭--靠朴实的企业文化赚钱》为网友喜欢矜持的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