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3日,四川内江师范学院礼堂,聚光灯下,被告席上。曾任成都证管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管上市公司监管处和稽查处的高勇,声音低沉地说:“关于我与托普软件的不正当经济关系,我再讲一下。”
高勇落马后的司法调查及庭审,不仅让高勇这个当年全西南地区最年轻的厅级干部、少年高官的真面目一一浮现,也让谜一样的托普集团和它的掌门人、28岁破格晋升副教授的宋如华的秘密,意外曝光。
非完美童话
“要想看见光明,也许得先经历黑暗。”发明犯罪预警系统的海妮曼博士在《少数派报告》里对约翰。安德顿说。“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西谚也说。
但宋如华不信这些。他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一个完美的资本神话,一个完美无缺的“系统”,打破那些宿命。在托普这件事上,他就是神,就是上帝。
这位生于1962年4月的浙江绍兴人,是一位少年才子——他1983年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时年仅21岁,1989年,宋获理学硕士学位,次年即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那年他28岁。原同事、现电子科大一教授表示,宋如华在教师岗位上表现相当出色,他思想活跃,演讲极富煽动性,曾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1992年,当他抛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的身份,以5000元资本下海8年后,托普集团总资产已经膨胀到号称的100亿元,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先后收购了上市公司原川长征(后改名为托普软件)、金狮股份(后改名为炎黄在线、炎黄物流),还在香港创业板运作上市托普科技,在全国设立了27个软件园区,拥有1.4万余亩土地,成就了一个商界传奇。宋甚至公开提出,要打造一个“托普经济帝国”!
一切就像一个完美的童话。只不过,它太完美了,就像《少数派报告》里那个天才般的预防犯罪系统,不由得奉命调查此事的联邦调查局探员威特沃再三追问:“难道它就没有一点漏洞?从不出错?”再完美,童话终究只是童话而已。如此,不得不佩服宋如华心思之深沉机巧——直到2005年4月,宋如华已远遁美国近一年,托普旗下所有企业几乎都分崩离析,总额近30亿元的债务黑洞横亘在托普面前,人们仍然无从得知真相。有关托普经济帝国的一切,仍像一道铁幕。
但事事有意外。
原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勇被控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出庭受审,宋如华因运作收购托普软件及增发而向高勇行贿,此案被四川省检察院反贪局查实,在检察院起诉书中,在高勇、托普相关人员的供诉中,宋如华和托普谜案的真实面目终于掀开了一角。
就这样发迹
1992年,已破格当上副教授两年的宋不再满足:“我们的老师非常好、非常可贵,但他们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等着别人来加工资。”
这年5月,宋如华以5000元开设了一间名为“教授电脑”的铺面,当年,有个朋友让宋如华代买三台电脑终端。宋如华骑着一辆三轮车去找实达电脑成都办事处负责人,刚好赶上对方搬家,宋一到即跑来跑去地帮着搬家,结果三台终端人家预收款都没收就让他拿走了,宋充分利用实达电脑方面对他的好感,拿下了实达西南地区独家代理权。这是宋如华真正赚钱的开始。
后来,四川建设信托投资公司红庙子证券营业部想搞电子显示屏,打电话到电子科大询问,接电话者将此信息转给了宋如华。彼时的宋如华根本不懂什么电子显示屏,但他居然一口就应承了下来,从内蒙古、深圳买材料,几个人10天10夜加班才弄好,这次收入是34万。
1994年,成都金牛区税务局向托普订购几台电脑,后来担任过上市公司托普软件董事长的戴礼辉负责送货安装,在安装时他偶然看到局长桌子上的一份文件,里面提到了“金税工程”,即引入一整套软件系统,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戴立即飞报宋如华。宋则马上赶到金牛区税务局洽谈合作事宜,最终得到了这笔大单,实际上签单时托普手头什么软件也没有,回头再找电子科大的技术人员开发。发现这个商机后,宋如华一鼓作气拿下四川省内多个“金税工程”项目。宋如华从巨大的成功中总结出了一条秘不示人的生意经:要做成大生意,就得和政府合作,政府机关庞大的采购“盘子”是一个巨大的生意来源。
事实证明,这被中国企业家运用得极为娴熟的手法在短期内虽然有效,却有着致命的缺陷。那位资深副总裁总结说,这使托普形成了痼疾——过度依赖政府,对政府的能力过度迷信,而忽视了对市场本身的分析、了解,最终的危险是使企业的决策可能与市场大趋势背道而驰。
资本狂人
1998年前后,金钱,权力,帝国,派头,成为宋如华的关键词。
1997年前后,宋如华就已经醉心于“弄一个上市公司”,并曾多次找四川省一位领导,但得到的回复是“不可能”。宋不死心,多次“反复汇报”,该领导发话说:“托普的宋如华还是一个干事情的人,看看有没有什么资源可以给他。”
宋又找到张育仁,张是原省体改委主任、省股份制试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1997年下半年,托普以极低代价,获得了上市公司这一当时极为宝贵的融资平台。
这年7月,中国证监会成都证管办正式成立,原凉山州副州长高勇空降到成都证管办任副主任,主管上市公司监管处和稽查处。高氏到任后曾参加四川省组织的30家重点民营企业座谈会,由此认识宋。宋随后到高勇办公室“汇报工作”,双方往来渐密。
托普软件增发的报告交到中国证监会后,高勇受命率队核查,眼光犀利的高马上发现了问题,认为,这个公司不应该被批准增发。宋如华与他的助手、后来亦曾担任过托普软件董事长的李智,先后多次到证管办楼下的茶楼找高勇喝茶,到高勇办公室汇报。
此后,宋如华先后通过金雕广告公司支付给高勇78.6万元,部分以广告费名义、部分以赞助高勇出书名义,部分以购买高勇著作的名义。高勇就此成了宋如华的“高参”,不仅没有阻拦托普增发,还帮助托普“润色”增发报告,在证监会对此有些踌躇之时,高勇还带着宋如华到北京遍访其通过人脉关系打通的高层,终于使托普增发通过。
增发前几个月,一位小股东给托普公司董事会写了封信,该信刊登在2000年1月5日的《中国证券报》上,信中提了3个问题:“投资那么多的项目,铺那么大摊子,是否有必要?能否真正产生良好的效益?作为投资人,风险实在太大了,不知你们替投资人考虑了没有?”
在那个记录着蛇鼠一窝与IT激情张扬的年代,托普光环四射,谁也阻挡不了托普战车“前进”的步伐。
2000年5月,托普软件以每股28.91元的高价增发了3380万股新股,实际募集资金9.54亿元,计划投资项目10个。据宋如华资深副总裁说,钱到手后,宋曾长叹:“如愿以偿”。
资本市场的热钱和国内IT概念的膨胀,终于让宋失去理智。增发圈钱近10亿元不久,当年下半年,托普声东击西,借壳江苏常州金狮股份,填进“炎黄在线”的IT概念;2001年初,托普科技分拆至香港创业板上市。至2002年,托普即宣称集团总资产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