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技巨子施振荣:我不是盖茨(二)



  《全球财经观察》:这些国际化企业背后,多多少少都有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推动,大陆对此批评很多,认为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被打乱,您怎么看?

  施振荣:政府推动也没什么,早走早交学费。

  国际化要找到利益共同点

  《全球财经观察》:不管怎么说,TCL、还有联想,都已经走上了国际化之路,并且在并购中实际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该如何找到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施振荣: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国际人才的有效管理,包含给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组织、有效的结构,调整不具备竞争力的组织结构。

 

  《全球财经观察》:东西方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国际化人才的有效管理呢?

  施振荣:找到说服点,形成大家的利益共同点。

  《全球财经观察》:宏基当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台湾科技巨子施振荣:我不是盖茨(二)

  施振荣:宏基的模式在全世界也是唯一的,整个宏基实行的是大面积分红,包括普通员工和管理层,甚至包括被收购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这样就不分彼此,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全球财经观察》:这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施振荣:是很重要的一个利益共同体。但宏基的问题是,以前宏基有很多利益共同体,新加坡一块,墨西哥一块,台湾一块,但都很小,打不过人家,我把他们重新整合,全世界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样就更厉害了。

  《全球财经观察》:这种利益共同体有什么好处?

  施振荣:宏基员工的忠诚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当年宏基再造,虽然也有员工流失,但大多数员工还是留下来了。

  《全球财经观察》:这和现在大陆不少企业实行的股权制、期权制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施振荣:是。但大陆没有深入分配,激励动因里面只有权力,没有利益,很多经营者激励诱因不足。

  《全球财经观察》:是不是说大陆企业也要让所有员工一起当企业的家?

  施振荣:大陆不必这样。另一方面,在台湾,分红面有点太多,企业利润好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当企业利润越来越低,分红的比重怎么调整,就有问题了。

  《全球财经观察》:可是,现在宏基在美国和大陆市场的表现并不是很理想。

  施振荣:今天打不过对手,是因为宏基所依托的台湾市场太小;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决定了这个结果。

  “诚信、透明、公平、负责”

  《全球财经观察》:我们曾经采访过一家企业,这是在大陆股权改革方面被大家认为非常成功的一家企业,它的管理层在获得企业的股份后,反而把自己的业务私自外包给第三方谋利,造成产品质量下滑、企业在这一块的业务市场份额大幅下滑,怎么解释这种情况呢?

  施振荣:在美国也出了问题,台湾这个现象也很多,韩国也有这个问题。这和股权分配制度没有关系,是公司治理文化的问题。

  《全球财经观察》:公司治理文化有什么要求吗?

  施振荣:只要本着“诚信、透明、公平、负责”8个字,业务外包没什么不对。

  《全球财经观察》:这8个字好象并不容易做到啊。

  施振荣:这有一个示范过程。企业上层给员工、下属示范,让大家感到尊重公司治理文化对自己有利,这样,企业不好时,人家才会全力帮助你。

 

  《全球财经观察》:有没有在公司治理文化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范例?

  施振荣:日本就没有你说的这个问题。他们的公司治理做得比较成熟,不过又有些太过僵硬。

  《全球财经观察》:对大陆企业而言,公司治理到底有多重要?

  施振荣:公司治理文化是未来大陆发展的一个基础。

  原来,大陆企业的机制没有改成股份制,法律很死,建立公司治理架构不容易。今后,应该改变,做到企业界名利双收,让企业家为自己的利益而重视企业的长期利益、重视公司治理。

  《全球财经观察》:大陆起用了不少海归派人士在企业战略、管理和国际化方面担任重要角色,您怎么看他们的表现?

  施振荣:海归在了解西方语言上肯定有帮助,在了解文化上也有一些帮助,但对企业国际化则不一定。一个海归,要在国内经过5年乣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了解当地市场。

  品牌是合作的基础

  《全球财经观察》:您现在所在的智融,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给企业提供智力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在选择给企业担任顾问时,有什么特别的吗?比如会不会偏重IT企业?

  施振荣:不会。

  《全球财经观察》:您为什么选择给TCL担任顾问,这是不是意味着TCL今后和宏基会进行业务上的合作?

  施振荣:担任顾问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只是一个项目。顾问给出意见,最后听不听还是企业自己作决定。至于两家企业合作,宏基也有可能和大陆企业合作,但一个前提是必须用宏基的品牌,而TCL也要做自己的品牌。

  施振荣简历:

  1944年12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彰化县鹿港。

  1971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获电子工程研究所硕士。随即进入环宇电子公司服务,开发出台湾第一台桌上型电算器;次年进入荣泰电子公司,又先后领导开发出台湾第一台手上型电子计算机与世界第一支电子笔表。

  1976年,施振荣基于推广微处理机技术的理想,携手其他四位伙伴创立宏基。经过长期的努力,使宏基成长为世界第五大个人电脑公司,同时也发展出众多的新事业。亦使得台湾在全球科技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1996年初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他为“全球最杰出的25位企业管理者”。

  2004年底,施振荣辞去宏基集团董事长职务,领导从宏基中分拆出来的中华智融集团,并担任董事长及首席顾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165.html

更多阅读

史晓燕:我不是无边界的“放养”

她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还会帮助孩子向老师撒谎请假;还会允许孩子在七岁时就开车,甚至把车开上赛道;她就是北京伊力诺依集团董事长史晓燕,让我们看看她的教育法则……史晓燕:我不是无边界的“放养”文 郭海飞史晓燕:北京伊力诺依

施振荣:认输才有机会赢

刘琼 66岁的台湾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现在的职业是“老师”。 现在,他在6年前退休后创立的智融集团,管理着价值220亿元新台币的资产和276亿元新台币的创投、育成及再造品牌基金,试图为“具有激情的年轻人”传授他在宏碁的管理生涯中积

施振荣:如何走出“微笑曲线”的底部

  1992年在“再造宏碁”过程中,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17年过去了,如今已由宏碁集团退休专心做投资与经验传承的施振荣再看微笑曲线,坦言,“没有看到某一个企业可以将理论执行得很完美”。  或许就像武术的最高境界“心中

施振荣:如何走出微笑曲线底部

 1992年在“再造宏碁”过程中,施振荣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17年过去了,如今已由宏碁集团退休专心做投资与经验传承的施振荣再看微笑曲线,坦言,“没有看到某一个企业可以将理论执行得很完美”。   或许就像武术的最高境界“心中有招

宏碁施振荣:戴尔台湾公司缺乏独立性

最近戴尔台湾网店因为两次重大失误而被迫暂时关闭,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认为“难以置信”。   施振荣认为,戴尔台湾网店在价格上的连续犯错以及迟钝的应变能力说明戴尔台湾公司还缺乏足够的权力和独立性。  相信大

声明:《台湾科技巨子施振荣:我不是盖茨(二)》为网友高冷姑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