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集团郭家学:行走在嘈杂争议中(一)



  9年前从收购宝鸡一家制药小厂起家,6年前开始一系列令人瞠目的并购,郭家学的东盛集团终于跻身医药列强之中,他的资金流捉襟见肘了吗?他的内部产业整合有效吗?

  每次出差回来,郭家学总要到京城某家陕西菜馆点上一份杂粮粥、几样西北小菜,聊慰思乡情结。这位年仅39岁的东盛集团董事长,通过几次大手笔收购,其梦想的回音已经从西北的山沟扩散到大江南北,从收购原同仁铝业(现东盛科技600771)、潜江制药(600568),再到竞购哈药集团,到收购云南医药集团(云药集团),每次都掷地有声,铿锵如西北民歌。

  尤其是收购云药集团,郭家学在与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华润集团原总裁宁高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竞争后,撷取云药集团,郭家学也似乎一夜之间从医药行业的二线企业领袖突然挺身而入一线企业家行列。

  收购的后续效应至今没有明显显现,郭家学的发展战略和资本运作受到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质疑,郭家学也一直被市场嘈杂的争议声包围。

  “我在跑马拉松”

  “我是在跑马拉松,的确很累,哈,目的地就是成功完成资本市场融资,成了,就旗开得胜。”北京,杂粮食府,郭家学一边往碗里盛粥,一边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说。

  他所说的融资主要是指云药集团海外整体上市,郭家学主导收购的这一项目也正是市场普遍对其质疑的焦点。

  这次收购,郭家学的智慧充分显现,也正因为这次收购,郭家学在行业内一时声名显赫。

 东盛集团郭家学:行走在嘈杂争议中(一)

  而这一切都和“中国医药黄埔军校校长”——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郑鸿密切相关。

 其实,出身偏远陕西旬阳的郭家学并没有多少可资依仗的背景。1991年他辞职创业,代理过医疗设备销售,做过茶生意,完成了资本积累。1996年,东盛集团零资产收购宝鸡一家制药厂,当年就有几千万元收益。

  郭家学甚至在收购宝鸡这家制药厂后,人生的最大追求还是发展成省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并没有驰骋全国的梦想。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思想、人生轨迹。十几年前,在西安的一个医药产业论坛上,现任国药集团董事长郑鸿在台上侃侃而谈,郭家学坐在台下,淹没在听众之中。

  此时郑鸿正担任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医药界威望极高,由于其历任陕西省医药局副局长、西安杨森制药董事长、陕西省医药总公司总经理及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等经历,为中国医药界培养了大量人才,在业内素有“中国医药黄埔军校校长”之誉。

  虽然此前郭和郑素未谋面,聪明的郭家学认为这是个机会,就试图找到一些医药话题与郑沟通,这样,两人算是“认识”了,此后,郭的事业得到了郑的很多支持。

  在郭眼中郑“十分愿意帮助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郭家学坦言东盛与国药集团各层面的合作与郑鸿的支持密不可分。2003年6月东盛与国药集团旗下子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国大东盛大药房,由此开始与国药方面的合作。2003年8月国药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与西安东盛集团组建合资公司“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后者持股比例49%。

  正是这个平台,让郭家学得以战胜华源集团、华润集团、复星集团,将云药集团控股权收入囊中,不仅控制了国家四大秘方医药企业之一绩优上市公司——云南白药(000538),一跃成为医药行业的风云人物。

  2004年9月,东盛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合资组建的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东盛集团占49%股权)以增资扩股的形式重组云药集团,持股50%。虽然在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东盛集团占49%股权,51%的控股权掌握在中国医药集团手中,但熟悉该收购案的人士均了解,真正的收购者是东盛集团,郭家学借道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是“曲线救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云药集团旗下的云南白药是有国家秘方的特色医药企业,云南省政府更愿意让国资背景的企业成为云药集团的战略投资者。而东盛集团是家民营企业,不符合当地政府的这一要求,于是,就和中国医药集团合资组建的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由该合资公司出面,收购云药集团。

  在郑鸿鼎力帮助下,郭稳稳当当摘取了云药集团,成为云药集团的董事长。但他的战车也盘旋在云药集团这块阵地,艰难地寻找撷取战利品的路径和手段。

 

  郭家学撷取云药集团,代价不菲:在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7.5亿元现金出资中,含东盛4.95亿元;而且,云南省政府给郭家学的后续要价也很高:到2007年,重组后的新云药集团销售收入要达到120亿元,税收11亿元,净利润3.4亿元,否则云南省国资委将从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出资的7.5亿元现金中扣除,并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按照郭的计划,将云药集团资产打包,拿到海外资本市场整体上市,既收回了前期的股权投资,也将云药集团的产业做大做强,既符合自身需求,又让云南省政府满心欢喜,一石二鸟。

  而现在,一切似乎都要重新盘算,因为,在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大环境下,IPO停了,再融资停了,海外整体上市也要在公司先解决股权分置后才可考虑的问题,因此,云药集团整体上市计划只得暂时搁置。

 郭家学的话似乎已经验证了这个判断。郭对《证券市场周刊》说:“原计划云药集团2008年完成海外整体上市,现在不好说,要看情况再确定,因为,云药集团、国药集团、东盛集团都有整体上市的计划,这三块资产都有重合。现在我们正在商量如何规划,还不知道重复上市,政策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郭家学的马拉松路线又要延长。

  郭家学的口袋

  马拉松路线延长,市场更加关注郭家学的资本实力能否坚持到成功融资的时刻。几天后将召开的丽珠集团(000513)股东大会,郭家学的名字将再被市场高频率提及,其钱包是鼓还是瘪的争议将再次响起。

  和健康元(600380)董事长朱保国争夺丽珠集团一役,郭家学不愿再多谈,对因为自己钱口袋不丰而最终退出丽珠集团的判断,他总是一哼闪过。

  对丽珠集团的股权收购战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经典案例。丽珠集团被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同时看中,健康元几乎将资本市场上所有的技巧和战术都派上用场:二级市场吸筹、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股权托管和质押等多种收购手段,触及A、B股两个市场,战略并购者的姿态一时无二。郭家学掌控的东盛科技虽以1.7亿元资金出人意料地托管了丽珠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光大集团所持全部丽珠集团股份(12.72%),位列单一持股最大股东,但朱保国的几家企业同时进入该公司股东行列,累计持股量超过郭家学。

  在丽珠集团的董事会中,健康元方面的占4席,朱保国是董事长;而东盛方面只有郭家学1席,任副董事长。

  2004年6月3日,丽珠集团在举行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宣布了一项10配6的高额配股方案,健康元随即宣布以现金方式参与配股。郭家学如果参与配股,将要拿出近1个亿的资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204.html

更多阅读

《瞭望》杂志专访|郭家学:广誉远的中国梦

广誉远,一个承载了中国中医药文化和巨大精神文明价值的百年老字号,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医药企业之一。郭家学,一位不再以世界500强为依归,只想用毕生精力打造传承千年、传承伟大商业文明、铸就精而美“广誉远”的掌门人。他们今天

郭家学:整合资源期待复兴

虽然郭家学目前暂时停止了扩张,但他的手上还是握着不少“宝贝”,为东盛的再度崛起埋下了伏笔。例如因偿还占款才现身公众视野、拥有460多年历史的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该企业拥有我国四大国家级保密中药中的两个品种———龟龄集和

郭家学:永远不走破产之路

  在东盛集团因占款遭到质疑的同时,宝硕股份(6.63,0.00,0.00%,吧)(今*ST宝硕(600155行情,股吧))和沧州化工(7.63,0.36,4.95%,吧)(今*ST沧化(600722行情,股吧))以及东盛科技之间错综复杂的三角担保问题也浮出水面。其中,东盛科技清

郭家学:受欣弗事件影响曾想自杀

“去年年会的时候,我们集团喊出的口号就是许三多剧中的‘不抛弃、不放弃’”,郭家学透露的一个细节可以映射出他曾经经历的绝境。   “大股东占资清欠完毕,‘白加黑’等业务的出售也将如期在今年上半年与拜耳进行交割,目前东盛进入了

郭胜华:卖中国货赚外国钱(一)

 [浙商名片]   法属圭亚那亚美杰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郭胜华  籍贯:浙江青田  [个性解读]  ●消费观  小时候穷惯了,所以一向都很节约。出国创业30多年,没有喝过一次咖啡,没有去过一次舞厅、酒吧,不吃零食不喝茶,喝的水都是

声明:《东盛集团郭家学:行走在嘈杂争议中(一)》为网友苦茶淡淡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