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自己轻轻地拔下了吊瓶的针头,慢慢地起身,下了床,一瘸一拐地走向病房的门口。而还处于监视居住的他,一举一动都在两个保安的严密注视之下。
这是2005年正月里的一天,外面还零星地响着鞭炮。在洛阳市中心人民医院八楼的外科病房里,曾经健步如飞,虎虎有生气的刘海峰,如今行动显得迟缓又艰难。此前在看守所的半年多里,他在原有的严重心脏病基础上,又添上了左腿静脉血栓和肝病。让这个刚刚43岁,属虎的西北汉子看起来异常疲惫。
“如果不是赶上春节,政府的人忙,春节前退出协议就会签下来。这几天等洛阳市两会开完了,协议很快就会签完,估计到3月中旬一切都结束了。”这也许是刘海峰一生中最难过的一个年。“现在我只想要自由,其他什么都可以放弃”,刘海峰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
故意制造的阴谋?
刘海峰,曾经是西北道上响当当的人物。17岁考入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21岁进入秦山核电站搞科研,26岁下海创办了西安海通原子能应用研究所、西安海拓普科技总公司,39岁就任西安海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此时海拓普的净资产已达4亿。
40岁这年,他作了一个他人生中也许是最重要的决定:回到出生地的河南,重组困境中面临退市危险的上市公司ST春都。
历史上的春都集团曾经辉煌。1987年他们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市场占有率最高曾达70%以上,资产达29亿元。
然而,随着经营者的头脑发热和政绩目的的推动,春都集团兼并了一大堆负债累累、与肉食加工不相干的当地亏损企业。战线过长,加之被兼并企业带来的沉重包袱。几年下来,春都集团由盈利大户、明星企业变为了亏损高达6.7亿元,欠下13亿元巨额债务的烂摊子。
由于对外的名头还在,加之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精心包装,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得以在深交所上市,并募集资金4.24亿元。
上市后的第三个月,春都集团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从上市公司抽走募集资金的1.9亿元用于偿还债务,此后又陆续“有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高达3.3亿元,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数的80%。上市公司对公众承诺的10大投资项目都成了水中捞月,倒是成了大股东掏空的“典范”。
连续三年亏损,降格ST股,再到加“星”的ST(退市风险提示)。2002年底,ST春都每股收益-0.4936元。
危机关头,刘海峰出现了。
据刘海峰的代理律师,西安海拓普公司法律顾问,西安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永进介绍,当时对于重组春都,海拓普方面只有刘很积极,其他股东、董事并不认可。
此时的刘海峰,可谓是魄力十足、义无反顾。面对西安海拓普董事会“ST春都太烂,河南的投资环境不好”的劝告。说出了“我看准春都,失败了顶多我的股份不要,不会让大家跟着受连累”的誓言。
据贾律师讲,以小博大入主春都的海拓普重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海拓普董事会一度失去耐心。据有媒体报道,2002年8月,海拓普董事会曾决定退出重组,并劝告刘海峰,“赔掉的几千万就算了,不能再继续往火坑里扔钱了。”但刘海峰始终坚持,“不光关系到已经投入的几千万资金是否能够实现效益和保值,还关系到商誉和机会成本。”
同年底,ST春都重组陷入僵局。重组各方矛盾重重,并不时有激化的可能。此时,急于重组的刘海峰出辣手,将ST春都以往账面未反映的潜亏全部按照实际反映了出来。
他是希望借此理顺ST春都盘根错节的历史问题,扫清重组障碍,但当地政府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刘海峰也由此得罪了至关重要的人物,为后来的一系列“事情”埋下了祸根。
2003年的上半年,经过各方协调,加之共同的巨大利益,ST春都的重组加速,海拓普控股的郑州华美顺利成为了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刘海峰正式出任上市公司ST春都的董事长。
坐上了当家人的位置以后,刘海峰开始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并顺利地让ST春都摘了“星”(去掉了退市风险的提示)。2004年1月15日,ST春都重新恢复上市交易,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十分耀眼,涨势惊人,成为ST一族的龙头股,刘海峰的重组救市相当成功。
可是,就在刘海峰全力运作ST春都摘“星”之时,另一群人也在全力运作着让刘海峰出局的卸磨杀驴的好戏。据一位曾经的海拓普员工对记者讲,后来媒体热炒的所谓“刘海峰失踪之谜”其实是有人故意制造的阴谋。
刘海峰也曾经自省:自己当时一心做企业,忽略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在2003年底这三个月,由于自己心脏不好,没有常在企业里,企业的一些领导在和一些职能部门打交道的时候,造成了很多矛盾。
破财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