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有三样东西很难改变:吊带裤、大号眼镜框和他的倔脾气。 2005年7月19日中午的酷暑中,顾雏军穿着一身严实的深蓝色西装,出现在北京一家酒楼。他领着几个朋友,穿过幽暗的旋转楼梯来到二楼的包厢。包厢的名字有点意思:“点江山”、“定乾坤”、“主沉浮”……这是顾雏军常来的地方。
自从2005年5月5日科龙电器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面对危机一向高调回击的顾雏军,却显得格外沉默和谨慎。他现在想什么?他现在做什么?经过种种努力,《英才》于近期两次见到了正身陷审查风暴漩涡中的顾雏军。
那天他推开的是“主沉浮”包厢。这可能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在数年时间内,顾雏军以一种“指点江山”的气概,在国内一口气并购了十数家家电和汽车企业,并一度成为“一言定乾坤”的行业霸主。但在今天,他已经被抛到风口浪尖,无法再主宰自己的沉浮。
而在2005年7月14日下午,我们与顾雏军还有一次偶遇。坐在贵宾楼三层的咖啡厅内,望着窗外长安街的车水马龙,顾雏军情绪低沉,我们分明能看到,痛苦和沮丧在他的脸上一寸一寸地扩散,并最终瓦解了他眼里的凌厉和自信,一头花白的头发显得愈发刺眼。他几次强行关掉桌上的录音机,坚持不能接受采访。他甚至摇着手对摄影记者说:“你别拍了,我今天这落魄相,岂不和现在科龙的形象一样了?”
但即使处在崩溃边缘,顾雏军仍然拒绝任何反思。《英才》杂志在4年时间内,曾与他有过数次晤面。巧合的是,每次见面时,他都正高悬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第一次是在2001年底,媒体把顾雏军的“顾氏循环理论”批得一无是处,但他不屑一顾地说:“没人可以说三道四”;第二次是在2004年10月,他已经变成侵吞国有资产的“典型代表”,面对种种非议时他觉得不可思议:“我做企业,干卿何事”;而这一次见面,他口里反复念叨的是科龙三年内做到的四个指标:销售收入从43亿到85亿,出口从6700万美元到4.17亿美元,税收从2.1亿到5.6亿,雇员从2万人到3.5万人。他数次从沉痛中抬起头来反问:“我把企业做得这么大,我到底错在哪里?”但对当前许多敏感问题,顾雏军仍守口如瓶,他强调说:“我正在接受调查,现在不能说话。”
吊带裤是顾雏军接受西方观念熏陶的结果,大号眼镜框则是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接受旧式传统教育的遗留物,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却害苦了他。在中国这个人脉社会里,他没有扎好根基,却胆敢以自己的理论对抗所有的非议。
三个小时后,酒楼其他的客人早已纷纷离去,包厢外长长的走廊显得寂静而空荡。顾雏军也起身告辞,消失在楼梯口的背影显得孤单而沉重。陪同人员解释,他马上要飞到“想买科龙的那个企业所在的城市去了”。他接着说:“等顾总卖了科龙,他会还清所有的借款,不欠国家一分钱的,然后他可能去国外某所大学做教授。”顾雏军本人曾希望,自己和科龙的经历以后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经典案例,让大家都来讨论民营企业家生存环境的问题。
但事情也许与顾雏军本人的意愿完全相反——会有人相信他曾经有过的“英雄梦”吗?有人说:“所谓枭雄,是那些在前进路途上过早倒下的英雄;所谓英雄,是那些达到目的后抹去了身后痕迹的枭雄。”也好,撒开这一切以后,顾雏军有时间去好好想想这些道理。
关于立案调查
“任何企业三个月不贷一分钱,它必死无疑。”
屋漏偏遭连夜雨。自从科龙电器接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通知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各大银行马上只收不贷、供应商压缩甚至不再供货、代理经销商开始变得分外谨慎、三个高价独董一起辞职,后来又有两个律师和一个会计师站出来企图通过收集投票权从而罢免顾雏军董事的职务……
面对上述敏感问题,顾雏军一脸的无辜和痛苦。但他仍然拒绝回答任何有关问题,他说:“现在证监会正进行调查,这个时候他对科龙发表意见岂不是找死?”于是我们和顾雏军的新闻发言人进行了沟通。
该新闻发言人表示,其实立案调查之前还是有一些预兆的——去年7、8月,国家审计署来审,审完了以为没事就过了;后来又有广东证监会稽查局的一个巡查,也没太当回事。他介绍,这些审查是在一个大的背景下促成的,那就是因为德隆事件引起了有关部门对“一托多”公司的关注,加上“郎顾之争”,从而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那么科龙到底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有多大?据知情人介绍,这次证监会的确抓住了科龙的一些“把柄”:江西科龙存在挪用资金的犯规现象,并且尚有5700万未补上。而新闻发言人解释,这是江西科龙一个年轻的负责人干的,他原来是格林科尔的董事,先后拆借和挪用了26个亿,但有好多款项都是用了以后马上又还上了,其实与格林柯尔总部的关系不大,但他的行为拖累了整个公司。而这5700万,差点让顾雏军“栽了进去”——挪用资金的是江西格林柯尔,这是顾雏军的私人公司,所以曾一度被指责为侵占,但据说有关部门认定犯罪事实不够充分。
新闻发言人对此进行了辩解:“上市公司没有毛病那是假的,只要查,多少都有些问题。在现有的体制下,一个民营企业想发展壮大,按照常规中规中矩地去做事情,一是你做不到,二是可能机会就没了。顾总急于想做成做大一些事情,可能做了一些法律边缘的事,这实际上是逼出来的。他并没有拿一分钱回家。”
但对立案调查之事,有传言说背后有竞争对手在推动此事。但据接近顾雏军的人透露,顾曾在私下里说:“现在可能所有的人都很失望——自己会很失望,因为一心想做事,却这么垮了;媒体会很失望,因为他们的猜测没有得到证实;对手会很失望,因为他们拿不到科龙公司,我绝不会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