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六问六反思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三)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当时公司决策层考虑通过减持,中海油总公司可以卖出20%的股份。20%可以卖多少呢?40亿到45亿美金,卖给谁呢?当时有的是投资机构要,我们想卖给中国的有关外汇机构。为什么呢?因为将来总公司要是回购比较好谈,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不会导致因卖掉这部分股份引起股东诉讼和弹劾。

  中海油总公司将70%的持股减持20%后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有没有影响呢?看起来百分比是降低了,但是收购后所持的市值比中海油现在总量还大。如果按并购前中海油200亿美元的市值计算,中海油总公司占70%,市值是140亿美元,而收购以后的市值达到400亿美元,中海油总公司的持股虽然减到占50%,但市值从140亿美元变成了200亿美元,所以虽然持股百分比降了,但是母公司的控制能力其实并没有受到影响。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退出并购,是不是“全身而退”?退出成本有多大?20亿美元的保证金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傅成玉:没有退出成本。我们就花点请顾问的钱,人员费用。关于20亿美元保证金,可能大家不太懂,当时还闹了一个误会。当时我驻美有关机构发回来一个急电,听说“我们承诺优尼科如果这个项目做不成,得赔它20亿美金”。当时他们着急了,说这个事国家政府一定不会批,20亿美金给人家了,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请有关方面立即制止这种行为。

  事情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我们跟优尼科谈的收购协议里面有这么一条,就是说如果这个事所有的环节都走通了,美国政府也批了,优尼科董事会也批了,中海油的大股东不批,那会给优尼科造成损失,造成损失了就要起诉你,但中海油在美国没资产,如果起诉,中海油输了,罚款不能到中国去执行,因此得有个保障。当时协商的结果是我们两家共同选一个银行开一个账户,存一笔钱,叫做托管,这相当于我们在美国有一笔保证金。一旦优尼科起诉打赢官司了,实际赔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但是谈判期间钱和存款利息都属于中海油。原来谈的50亿美元,最后我们谈到20亿。但这个约定仅仅是理论上成立。你想什么都办成了,中海油的大股东能不批吗?

  3 既然优尼科公司这么好,为什么要卖掉?

 党员六问六反思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三)

  “优尼科产量比我们大,储量也比我们大,但为什么市值比我们小?因为它很多储量不能登记,不能形成价值。我有市场,拿过来就能登记成储量,就变成价值。就这么一层纸,捅破了是很简单的事。”

  《中国企业家》:既然优尼科这么值钱,为什么国际上别的大型石油公司不买,怎么就你中海油买?

  傅成玉:很多国人,包括我的朋友都说:小心人家雪佛龙是个“托儿”,把价格抬上去让你进圈套。但最后的结果是,我变成了一个“托儿”,把雪佛龙给“托”上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运作、思维、规则不清楚,仅仅按照国内的情况来猜测。

  既然优尼科公司这么好,为什么要卖掉?

  前面说了,一,不是这个公司的资产质量不好,而是不能把资产变成价值,该公司的股票价格长期低于同类公司的30%左右,股东不高兴。二是这家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上是100%流通的,卖不卖管理层说了不算,股东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股东要求卖掉它,让能使其资产体现价值的人来经营,让能使其资产增值的人来经营。

  优尼科公司产量比我们多一点,储量也比我们多一点;就在中海油收购期间,它的市值是170亿美元,我们的市值是220亿美元。它产量比我们大,储量也比我们大,但为什么市值比我小?首先说明它的资产是不坏的,因为没有市场就不能变为价值;其次就是刚才说的,它的很多储量不能登记,而我有市场,拿过来就能登记为储量,就变成价值。就这么一层纸,捅破了就很简单。不知道的人就认定说这个公司肯定不好,好它能卖吗?

  4 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是不是“蛇吞象”?

  “原来我没宣布报价的时候,中海油的股价是受压的,市值220亿美元。宣布报价后,披露了真实信息,股价就上去了,现在达300亿美元。因为投资者看到了收购后中海油不会被债务负担压死。”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的市值在并购前没有优尼科大,有很多人认为你是“蛇吞象”。对此你怎么看?

  傅成玉:这是一个误会。其实,优尼科公司那时候市值170亿美元,中海油市值220亿美元。但两家公司合并以后市值要远远超过400亿美元。我们可以把市值搞到450亿美元,将来再收购一个200亿的公司就很容易了。可是现在220亿市值的公司收购市值170亿美元的公司,人家就说我“蛇吞象”。谁会想到我把它拿过来变成450亿市值呢?合并后不只是把两个市值加起来,更重要的是我怎么让它增值。如果收购成功了,产量当年可以增加107%,储量增长79%。79%是怎么来的?按17亿桶算的,优尼科其余的储量不算。我的销售额,可以增加到多少?原来中海油是67亿美元,合到一起可以达到149亿美元。除税息前的现金流是多大?原来中海油是35亿美元,合并后变成69亿美元。花185亿美元,一年的销售额可以猛增到149亿美元。

  前面说过,优尼科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是一家“要破产的”公司。如果收购成功,到交割时,它的账上的现金可达40多亿美元,不超过五年借的债务就可以基本还清了。在所有大型收购案中,一般收购当年每股盈利都是被稀释的。而我们这个收购当年每股盈利却可以增加5%,第二年就达17%。从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可以看得出来,原来我没宣布报价的时候,中海油的股价是受压的,市值只有220亿美元。宣布以后,披露了真实信息后股价就上去了,市值现已达300亿美元。因为投资者看到了收购后中海油不会被债务负担压死。他看了我的融资结构,在这种安排下,资产负债率也不超过40%。中海油是借了很多债,但还能使公司保持在投资级。投资者看到了这些数字,都认为是好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572.html

更多阅读

傅成玉: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浙商》记者 胥晓莺关键词 油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今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每月经济谈”的演讲中表示,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高油价的准备。傅成玉同时表示,油价上涨将带来新的

傅成玉:揭幕中海油“天然气时代”

根据协议,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将每年从英国天然气集团采购3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长达20年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端起香槟,傅成玉的兴奋溢于言表。  3月24日傍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他与英国天然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安蓓)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日前表示,建设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中海油当前有两个“刻不容缓”:更充分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从浅水走向深水,从300米水深向3000米水深进军;在发展传统能源的

傅成玉讲话 傅成玉 中海油将侧重电动汽车社会化运营

对于目前电网公司、石油巨头纷纷“抢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市场格局,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10日在博鳌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最缺的是中间社会运营环节,中海油的介入将侧重于电动汽车

声明:《党员六问六反思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三)》为网友独留清风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