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六反思大讨论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二)



  2 185亿美元买值不值?

  “外界说我比雪佛龙给的多,管他给多少,关键是我能得到多少。”

  《中国企业家》:我们回到外界关心的具体问题,人们最大的一个不解:中海油为什么要出185亿美元的价格?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显得不够理智?

  傅成玉:中海油在市场上的记录和形象都是以为股东带来高回报为标志的。不要说中海油,任何企业去做并购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不是像外界说的,由于中国政府需要能源,中国的国企就可以不惜代价去做。我想做这种判断的人,就是太简单的人,而且落入了别人的圈套。为什么?政府需要能源也要讲经济代价,如果我花很多钱,花不该花的钱去买那些储量、产量,还不如到市场上买,因为现在市场是开放的。这是非常简单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大家认为中海油的收购好像不是什么划算的好事?我想直接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第一次出这么高价——185亿美金,去买一个外国企业。长江三峡目前的累计投资都没这么多,可长江三峡经过了多少年论证?全国人民共同建设。所以大家对中海油报出这样一个数字感到震惊。

  第二,双方的差价都已经暴露在那儿了,人家(指雪佛龙)出170亿美元,你(指中海油)花185亿美元,你这不是“冤大头”吗?这是两个最直接的原因。

  还有一个是思维方式上的局限。中国做买卖有两类思维方式,一类老看人家赚多少钱,老想从对方那里抠出来一点。另一类是先看自己赚多少,只要我赚够了,你赚多少都跟我没关系。在这件事上我们是第二类思维。我报多少价首先看它值多少,我能得多少,再考虑出什么价。虽然我出的价比雪佛龙高,多15亿美元,达185亿美元,最后可能是190亿美元(加上收购成功后要付给雪佛龙的分手费),但是我拿回来的价值远远超过200亿美元。怎么样看优尼科公司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看:

  一是把该公司今后20几年每年的产量乘以一个油价,然后再贴现到今天,这个公司的价值远远超过220亿美元。这里,使用的油价是关键。我们用的是什么油价呢?我们用今后10-20年的长期油价每桶25美元到30美元计算的,而天然气则是用今天销售合同实际价格的40-60%来评价的。够保守了吧。即使这样,它的价值也远远大于200亿美元。

  二是在石油行业评估收购的另一个标准是看每桶储量的收购价。优尼科公司按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标准登记的可采储量有17.54亿桶油当量,而实际可采储量高达44.28亿桶油当量。储量绝大部分是不公开的,公众不知道的。之所以不能登记,不能公开,并不是因为这些储量不落实,而是因为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比如优尼科在阿塞拜疆的大油田,要修通过土耳其到伊朗港口的管道,管道没投产之前,就不能允许登记储量。再比如天然气,没有销售合同也不能登记储量。天然气市场全球总体供大于求,而优尼科公司的2/3储量是天然气。没有市场,没有销售合同,就不能登记为储量。不能登记为储量,就没有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该公司储量、产量都比中海油大而市值却远远低于中海油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让该公司增值的原因,因为我们有市场。

 六问六反思大讨论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二)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一桶储量的平均价格在12-14美元,在北美则达16美元/桶。如果我们收购成功,要花190亿美元。若按登记的17.54亿桶计算,每桶约10.8美元,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若用实际的44.28亿桶计算,每桶只有4.3美元。世界上到哪里能找到这么大规模,这么便宜的储量呢?

  三是实际价格要远比上面计算的便宜。为什么?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现金有17亿美元。6月份卖掉其在加拿大的一个油田,卖了18亿美元。我们若收购成功,最早的交割时间是9月底。按照该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到9月底至少还要增8亿-9亿美元的现金。到交割时它光现金就达40多亿美元。那我们收购实际花多少钱呢?将近150亿美元。实际购买价格是多少呢?按17.54亿桶计算,只有8.55美元/通,按44.28亿桶计算,则低到3.4美元/桶。

 知道了这些,还会有人说它不值吗?我还要告诉大家,这并不是这个公司的全部价值,还有额外的巨大价值,即其它的有形、无形价值。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将拥有一个完整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现在全球的石油公司都缺少各类专业人才,中海油更是如此,这将帮助中海油实现快速的国际跨越。

  二是该公司的深海勘探、开发技术将使中海油一步迈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际一流水平。

  三是该公司在全球拥有13.8万平方公里的可勘探面积。这是巨大的潜在价值。拥有可勘探区块(面积)对石油公司来讲就像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土地储备一样,是宝贵的资源。13.8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拿渤海湾为例,渤海湾水域部分的可勘探面积也只有3万多平方公里。我们在这里已经经营了30多年,现在年产量已达到2000万吨,预计2010年要翻番。

  现在,你可以判断到底值不值了吧?你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不值。

  中海油今天的产量和储量与优尼科相比基本相同,而中海油发展到今天用了23年的时间,如果收购优尼科,可以使公司产量立即翻一番。节省23年时间值多少钱?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报价是185亿美元,加上成功后5亿美元的分手费,一共190亿美元,这一收购价几乎接近中海油当时的市值,你们是如何筹措这笔资金的?当时考虑过用母公司减持20%股份进行融资,会不会导致控制力减弱的问题?

  傅成玉:此次竞购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现金30多亿美元,以及从高盛财务伙伴有限公司和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获得总计为3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从中国工商银行获得60亿美元的过桥贷款。此外,中海油还从母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45亿美元的长期次级债形式的贷款,以及25亿美元的次级过桥融资。其中市场上普遍的担心是中海油总公司通过将所持股份公司70%的股份减持一部分来进行融资的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574.html

更多阅读

高职办学定位转型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二)定位与方向

 行业巨变中的酒业大商转型(一)中提出了行业巨变中大商面临的五大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定位、转型方向与策略。   繁华落尽,洗尽铅华。“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回忆,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行业巨变,

业务员管理 业务员的十大修炼之一时间管理(二)

在文章《业务员的十大修炼之一时间管理(一)》中,作者向各位营销同仁介绍了每日工作记录本与晚上时间运用的办法,在本文章中,作者向大家介绍其它另外的时间管理办法。1、如何度过路上的时间现在,有一些知名的公司为了提升业务员的拜访率

员工工作反思报告 一个海尔员工的一周年工作反思(二)

技术研发 对于国内家电企业不注重研发的说法,也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多是靠高档生产线或核心零部件的引进,比如滚筒洗衣机的超薄机型和自动称重功能,都是引进的意大利全套生产线。生产部门能做的只是优化流程、降低成

党员六问六反思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五)

  《中国企业家》:最后在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上,你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地方?  傅成玉:第一,没买到非常后悔,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我们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第二,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在市场上的操作每一步都被华尔街充分认可,这

声明:《六问六反思大讨论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二)》为网友缺少的心安理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