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六反思发言稿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一)



    1 中国人应该如何评价中海油此次并购?

  “我们不能按西方常规的MBA教科书上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这次并购。”

  《中国企业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件事情,根据我们的观察,国际媒体的报道正面的比较多,但是国内媒体和公众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绝大部分是说中海油不好。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傅成玉:我只听到一部分。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的媒体、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对这件事本身了解不多,所以理解不深。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是按西方教我们的传统模式思维,用西方教我们的标准去评判。我们这次收购虽然没有成功,以至于让中海油错过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但是通过此次并购,中海油也对下一步走出去收购积累了经验。

  中海油收购这件事之所以至今余波未平,是因为大家都感到中国公司收购外国公司不容易,尤其是像中国的国有企业,毕竟是长期在计划经济熏陶下长大的。国人提起来收购外国公司往往第一是害怕,第二认为成功的机率很小。我们相信,这些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有一些地方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国人所谓好与不好,全是按人家的标准定。中国改革开放到今天,谁都说中国发生了巨变,靠的是什么,不是靠西方的模式。在理念上,在认识上,不能用常规的甚至大家读MBA教科书的方法分析本次收购。为什么?我们靠西方模式能变得这样快吗?是靠我们把西方的一些理念,包括经济学的某些理念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改造,改造以后既不是西方的模式,也不是中国原有的模式,才发生了重大变化。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的思维来解释中国的变化,无论从经济学到政治学,都找不出依据来。既然不能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的发展模式来解释中国的巨变,就更不能用西方理念衍生出来的评判标准,包括MBA教科书的标准来简单地评判中国企业的行为。

  看中国走过的道路,无论是从共产党创始到今天,哪一条是完全按照西方教科书上的、马克思教科书的理论。像我们搞企业管理也是,西方的管理好不好,好啊。他的理念你可以用,有一些方法可以用,但是这种方法、这种理念都得经过改造。你看看中国企业家成功的东西,基本原理大概是一样的,但和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对照,哪个跟他们完全一样?

  所以过去总结毛泽东思想,说是把马列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借鉴了西方的很多经济管理甚至政治上的理念,有些方法包括市场经济,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在世界上找不到中国的发展模式,但是中国成功了。搞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考虑西方上百年、几百年企业管理好的理念和好方法,我相信我们也不能成功。但是我们把这个方法、把这个理念完全照搬,我们不会跑到西方前面去。我们只有把这样一些理念、把好的办法结合中国公司的实际,创造自己的管理方法,才有可能和西方公司同台竞技甚至有可能打赢。

  所以在思路上,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包括教科书讲的,永远做不到。我们收购,等二十年也等不来,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没有完成的标志是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阶段。所以按照西方MBA教科书走永远做不到。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我们工业化完成了,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到那个程度了再和人家较量。这就像当代中国既有工业化没有完成的一面,又有后工业化的一面,像知识经济中的高科技,要同时进行。一方面加快提高管理水平,包括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做和西方企业竞争的准备。

  今天能走出去,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初叶,西方公司已经走了上百年。过去我们叫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资源,已经两次,但我们今天已经来得非常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想什么都是很好的,哪怕有一块金子大家都叫你去拿,没有了!今天我们说走出去,就要树立要打硬仗啃骨头,走崎岖的荆棘小道。不能按常规出牌,要体现出创造性思维。

  《中国企业家》:在中海油收购这件事上,西方的一些舆论认为你背后有政府的支持,说你不是商业行为,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美国的政客阻止收购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六问六反思发言稿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一)

  傅成玉:先纠正一下,不能简单地说西方舆论都认为中海油背后有中国政府支持,不是商业行为。准确地说是雪佛龙公司和美国的政客们这样说的。在我们竞购期间,国际主流(主要是美国的)媒体,先后发表了13篇社论,全部是反对在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这件事上用政治干涉商业交易的。

  其实不仅美国的政客们这么说,国内也有些人这样说,这是典型的用人家的思维,用他们的标准来评判我们自己。其实国际上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国有的还是私营的,当他走上国际市场时都是得到了本国政府支持的。美国的政客们说,我们是政府控股的公司,政府有补贴,是为中国战略服务的。先说政府补贴,这本来就是无中生有,具有欺骗性。我们自有资金30亿美元,从国际投资银行贷款60亿美元,再发25亿美元的股票,其余是从国内商业银行贷款,没有一分钱利息补贴。政府控股也是人家的借口,其实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其它国家,如欧洲和中东一些国家,政府控股的油气公司在过去都收购过美国油气公司的油气资产。最典型的是委内瑞拉政府控股的石油公司(CIGO)就在两年前收购了美国的1万多个加油站和部分炼厂。所以,这些只是借口而已。

  他们还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会威胁美国的能源安全,这也不是真话。因为优尼科在美国本土的产量占美国消费量的不到1%,其国际上的产量都不供应美国市场,怎么能影响其能源安全呢?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不希望中国公司控制优尼科的亚洲资源,是其扼制中国图谋的一部分。为了扼制中国,公开使用双重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他们反对收购是因为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576.html

更多阅读

傅成玉: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浙商》记者 胥晓莺关键词 油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今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每月经济谈”的演讲中表示,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必须做好应对高油价的准备。傅成玉同时表示,油价上涨将带来新的

傅成玉:揭幕中海油“天然气时代”

根据协议,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将每年从英国天然气集团采购3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长达20年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端起香槟,傅成玉的兴奋溢于言表。  3月24日傍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他与英国天然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创新缔造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 安蓓)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日前表示,建设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中海油当前有两个“刻不容缓”:更充分地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从浅水走向深水,从300米水深向3000米水深进军;在发展传统能源的

傅成玉讲话 傅成玉 中海油将侧重电动汽车社会化运营

对于目前电网公司、石油巨头纷纷“抢食”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市场格局,中国海洋石油[12.90 1.74%]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10日在博鳌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最缺的是中间社会运营环节,中海油的介入将侧重于电动汽车

声明:《六问六反思发言稿 六问傅成玉 优尼科收购案反思(一)》为网友拥抱一夏天的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