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一位爱好红酒的女士来看房子,她先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显然原先的600平的房子已经不能满足这对夫妇的需要了。她的先生需要一个空间来满足他对音乐的爱好,这位女士也需要一个空间来做红酒窖,而财富公馆1500平米的超大空间恰恰满足了这对夫妻的特殊需求,按个人喜好装修成的室内音乐厅所提供的专业混音效果实现了这位先生的情趣爱好,加之窖藏千瓶红酒的红酒坊更赢得了女主人的欢心。她看了两次房子,第三次是她先生来看的房子。从飞机上看到广告签单,总共10天时间,这10天时间也是财富公馆5年来第一次展开笑脸,那一天,对雪茄有着与王喆同样爱好的李世濠非常开心:第一单,给了整个销售团队极大的信心。
有了第一单,也就有了第二单,第三单,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接连认购了七套房子,销售接近2个亿。
这里似乎也有着许多戏剧性的故事。
有一个在高尔夫比赛的老板,上周带着两个朋友来看房子。他自己没有说话,两个朋友投了两个否决票。这一次照面,不欢而散。销售员的电话问候里得到的反馈也非常的冷淡。
用李世濠的话讲,这是一笔悬在空中的单子。过了几天,高尔夫球赛,老板与从国外回来的儿子一起被邀请来了。美国大学毕业的儿子也顺便看了看房子。这一看,来了一个峰回路转,儿子的大加赞赏,让久居国内的老爸有了点现代的需求,一点头,单子签下来了。
老板们买房子,没有理性可循,这是李世濠的总结。
北漂11年记
开始加速的销售进度,王喆压力减轻了不少。他每天都会抽至少两根长长的雪茄,中间还会夹杂着几根小的雪茄。浓浓的雪茄味飘散在财富地产王喆的办公室里,这时候已经是北京的下午3点。
王喆有一些心情来梳理大学毕业之后的这一段历史。算算从海南到北京,他竟然过了11年的“北漂”生活。
1984年,王喆出生在南京,生长在徐州的王喆进入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现名华中科技大学)。那一年他15岁,王喆算是一个南方人,一个吃过面食的南方人。
大学时代,王喆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尽管看起来有些温文尔雅,但王喆的血液里天生着一种不安定的因素,且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冒险的表情。大学三年的时候,王喆搞了一个乐队,他是主唱,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想玩。王喆心里明白,一个真正在大学里受欢迎的人,绝对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对音乐的偏好,王喆的四年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1988年,大学毕业的王喆继续留存学校,一年后考上研究生。1992年,王喆的头上就有一顶“发展经济学硕士”的帽子。这顶帽子很快让他结束了在广东、深圳找工作时的失落。
1992年,王喆的导师是海南三亚市副市长江上舟特别敬重的学者,所以,王喆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三亚市发展规划局。在这里,王喆开始实现了房地产事业的梦想。
1994年,在规划局里看不到海南地产未来的王喆决定离开海南。这个决定,王喆用了10分钟时间,他的顶头上司规划局局长却用了几个小时来挽留他。人生没反悔的事情,这是一个好朋友的提醒。
就这样,王喆从政府机关辞职下海,就带一个包,一路来到北京。
还是地产,王喆没有离开这个他熟悉的行业,不用他选择,就象当初找工作一样,他也不用选择,也没得选择。
广州、上海、北京是王喆可能的选择,但他没有来过北京,等到他来了之后,也不想再走了,北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
1996年王喆被聘请为北京财富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往后的经历里如果还能找到当初学生时代的影子的话,那就是2003年,王喆投资拍摄的电视剧《男才女貌》,这部片子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国产电视剧之一,2004年拍摄的电视剧《女才男貌》及电影《情人结》,播出后均反响强烈。
似乎王喆的性格多少有些娱乐的成份。
2005年,刚刚过了本命年的王喆依然是一个王老五。工作的紧张让王喆不敢分心,他偶尔也会与他的下属聊一些情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