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山青铜器提取工作结束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石鼓山是“十面秦石鼓”初置和被发现的风水宝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不断发现新石器和商周时期的诸多遗存,被视为商周考古的重要基地。近日,当清理和提取工作进行到最后时刻,一件隐藏多日造型“超萌”的牺尊终于破土而出,让在场的所有人赞不绝口。当然,收获不仅仅是牺尊的出现,很多人期盼已久的铭文,也被专家在一件小方鼎内发现,至此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四号墓全部48件青铜器的提取工作已全部完成。 接下来,考古工作者将对破碎的高领袋足鬲,以及漆器、贝饰进行提取,同时开始对主墓室的清理与发掘工作。 期盼已久: 小方鼎内发现铭文 提取工作从2013年12月30日上午九点开始,考古工作者陆续将剩余的34件,包括四耳簋、盘、壶、鼎在内的青铜器从墓穴中提出。其中在一件方鼎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乍韦亚乙尊”五个铭文,据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考古队队长王占奎现场解读,第一个铭文“乍”通“作”,“韦亚乙”是这件鼎的主人,而“尊”这是器物的泛称。 用石鼓山西周贵族墓考古队副队长刘军社的话讲,根据铭文就可以断定这件器物就是作给“韦亚乙”这个人的,但从器物的风格上看,应该是作为战利品掠夺过来的商朝器物,所以他主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墓主人。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一件甗内发现了铭文。“现场清理太仓促,到了实验室里慢慢清理,应该还会发现更多铭文。”刘军社说。 赞不绝口: 超萌神兽破土而出 在提取器物工作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件造型“超萌”的牺尊,被考古工作者从二号壁龛内清理出来,立刻吸引了现场所有人前来围观。 其实早在几天前,考古工作者就已经在二号壁龛里发现了它。当时它正躲在青铜罍后边,只露出了头上的犄角。根据经验,考古专家推断它应该是一件牺尊,并且断言这肯定是整个发掘过程中的一个大的惊喜。 狗的爪子,兔子的耳朵,鹿的犄角,山羊的身形……现场围观的人,在它身上找到了许多种动物的影子。“因为它是神兽,身上浓缩了太多动物的形象,所以我们只能笼统地称它为牺尊。”虽然见过不少件牺尊,但王占奎坦言这件才是最华丽的。
![太古金仙现世逍遥 铭文“神兽”现世](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44389794283.jpeg)
牺尊通体被各种纹饰包裹,最吸引王占奎目光的是臀部印刻的兽面纹,另外还有两支翅膀,从覆盖的泥土中露出翅尖,这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据王占奎推断,这样复杂而华丽的造型,或许是在还原古代祭祀时壮丽的场景。庄子曾描述过祭祀时所用的“牺牲”,披上丝绸,带上绣球,被精心打扮一番后,被杀掉做成贡品。 王占奎还透露,在最后提取上来的鼎内,还藏着另一只牺尊,当后续对青铜器的清理工作结束后,便可以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