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所谓的“G100计划”。
所谓“G100计划”,就是对能够胜任IBM中国领导工作的潜在人员的选拔和培养计划。IBM每18个月就会在“明日之星”中选拔出100个人,对他们进行有关未来领导的训练,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一些特别的项目,比如说企业的未来规划等。 “逼着他们跟现在的领导一起工作”,让他们对如何进行领导有更多的了解。由此同时,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重视。“我本人每年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和我们的亚太总裁以及全球CEO来讨论板凳这个计划。”从周伟焜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IBM以及他本人对G100的重视程度。 正是这样一个有序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得IBM中国本土经理人的数量从零开始,短短10年间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位。“现在我们每一个(经理人)位置上,至少有3-5人可以同时胜任,而且每一个岗位,如果出现意外,会由谁接任,我们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周伟焜对此自豪不已。 对于这个问题,热爱运动的周伟焜有一个经典比喻——在篮球场上,有时候场上的五个人并不能决定胜负,更重要的是看板凳的实力。如果主力球员受了伤,发生了意外之后,换上去一个混蛋,那肯定是要输的。 谁来接棒在IBM整个人才培养规划中,谁来接替现在的IBM大中国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周伟焜恐怕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虽然“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但是作为IBM中国的最大的老人,现年59岁的周伟焜终究是要从这个岗位上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谁来接替他这一命题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郁。 对于这个问题,周伟焜坦言,很早就已被考虑了。 过去的10年,IBM中国的转型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周伟焜显然是最大的功臣。而如今,进入一个新的10年,在郭士纳时代恢复了元气之后的IBM,正在现任CEO彭明盛的率领下,为实现重新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的目标,进行着又一次的转型。
“今天,IBM的转型目标是高价值业务领域,而非单纯追求向软件或是服务的转型。转型从根本上讲,驱动力来自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随需应变的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和硬件业务都是我们重要的业务领域。我们更看重如何运用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客户取得成功。”周伟焜再三强调。
而IBM中国重新向“伟大公司”迈进的成功与否,领头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性的。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接班人的选择,周伟焜显得慎之又慎。据介绍,现在周的手里一共有5-6个人选,还在斟酌之中。 在记者的追问下,周伟焜道出了有机会接替自己,成为新的IBM大中国区总裁人选的特质: 第一,之前在亚太区或者全球范围内有过岗位轮换。这样,一方面便于强化对其进行磨练,更加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便于更高一级的管理者对其进行传帮带。“有时候,突然被总部调任到其他地方,对他而言,可能是件坏事,但也有可能是件好事。”末了,周伟焜还不忘补充:“我就是这样的”。 第二,“老板认识并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机会定期和CEO进行工作交流”。因此,能接替周伟焜的人,必须是被IBM董事会成员、CEO以及全球资深副总裁们所认识的。周伟焜甚至开玩笑说,如果你想知道谁是接班人,你就问他“你们的CEO是否认识你?要是不认识的话,那就“对不起,下一轮”。 周伟焜强调,甄选大中国区总裁接班人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是这个位置由外面的人调任,最后拍板的还是全球总裁彭明盛。 但是,周同时强调,从现有板凳上选拔将来的IBM大中国区总裁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概率在90%至95%之间”。 看来,周伟焜的接班人到底是从IBM大中国区现在的候选人队伍中产生,还是从外面调任,其中还充满了一定的变数。即使是由前一种方式产生,谁又能够在内部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作为局外人,我们也无从得知。我们惟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无论谁来接替周伟焜,其使命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继承IBM的蓝色传统,“创新不止,转型不断”,带领后PC时代的IBM在中国走向更高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