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副总裁徐方强简历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二)



  今天,我们已经听到了千百个海尔员工抓质量一丝不苟的故事,而这千百个故事的序言,就是那个“一根头发丝”的故事。

  1988年,是海尔创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仅仅艰苦创业了4年后,海尔冰箱就获得了中国家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国优金牌;1991年海尔又获得了“全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如今,海尔已成为世界企业高质量的品牌象征,2001年海尔品牌价值评估为436亿元,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

  一根头发丝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但在今天的海尔人眼中,那一根头发丝,却和436亿元的品牌价值有着同等的分量。

  杨绵绵的参与,还是一种“韧性”的参与。这种“韧性”,就像她那个打井的比喻一样。

  对此,杨绵绵还有一番自己的独特理解,她说:“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三商’,即‘情商’———能准确地理解事情;‘智商’———心理素质要好,要不怕挫折,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韧商’———要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摔倒了再爬起来。”

  怎么才算一个好的领导者?杨绵绵进一步解读这“三商”:“光有‘情商’和‘智商’还不行,关键还是要有‘韧商’即韧性,这条最难达到。”

  而这一点,杨绵绵达到了。

 海尔副总裁徐方强简历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二)
  1992年,已成为中国企业明星的海尔,再次向国际质量管理目标发力———进行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没有资料和经验可借鉴,当时家电行业也没有一家进行这项认证,哪怕是尝试过。然而,目光早已跨过大洋的张瑞敏、杨绵绵和全体海尔人,坚定地认为:中国企业将来一定要走向国际市场,而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拥有合格的国际供应商通行证———ISO9001认证。

  杨绵绵再次挑头这项根本没有先例的工作。

  看材料、找问题,杨绵绵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走,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学习、讨论、研究。有时因为没吃透认证的精髓,十几个部门加班搞出来的程序文件只能推倒重来。在度过了许多个伴星陪月的深夜后,杨绵绵终于率领一班人马完成了准备工作。当苛刻的认证组完成全部审核,并当场宣布海尔以较高的分数在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ISO9001认证时,被成果的喜悦、辛勤劳动的回报所激动的杨绵绵再也控制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当然是一种“参与”的喜悦和“参与成功”后的泪水。

  17年来,“参与”着的杨绵绵从不因自己是女性而迁就照顾自己,更没有因自己是女性而降低标准和要求。在海尔创世界名牌如火如荼的事业中,她在用自己的拼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而跨越式发展的海尔,也成了她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2001年第12期《当代经理人》选出了“中国十大女经理人”,杨绵绵当选。该杂志的评语,也许可看作是对杨绵绵的一种中肯评价:

  在她身上闪现着细致而顽强的进取精神。经历市场风雨,不事张扬,平和而有信仰。

  这就是一个参与者的品格———杨绵绵的品格。

  (二)快乐是工作着、创造着。

  ———摘自对杨绵绵的采访手记

  看到杨绵绵、听到杨绵绵那富有磁力的爽朗笑声,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海尔,真诚到永远”。

  像海尔一样,杨绵绵用真诚感染和感动着许多人,包括许多见惯了大人物的媒体界人士。他们对杨绵绵的评价总是一致:真诚。

  而杨绵绵“快乐是工作着、创造着”的心声,就来自于这种真诚:对海尔的真诚热爱、对海尔的真诚奉献,对每一个海尔用户的真诚相见。她说,我们是在用真诚来营造海尔这个品牌,我们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一种诚实付出的结果。

  杨绵绵曾经对记者这样说:我在海尔工作了17年,自己的喜怒哀乐早已和海尔融为一体。海尔像我的一个孩子,看着它长大。听到人们说海尔好,海尔的产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时,我就感到特别开心;当听到人们说海尔时,我会很苦恼。

  杨绵绵倾心着海尔、热爱着海尔,也正是源于这种倾心和热爱,在别人看来是艰苦的工作,在杨绵绵眼中却是一种快乐———为海尔奋斗而快乐。

  有一年9月,杨绵绵到新疆乌鲁木齐参加洽谈会。一下飞机,她不是先到下榻的地方,而是一头扎进商场实地调研,调研完后,又连夜召开座谈会,商讨市场调整的策略。此后,在新疆的每一个终端市场,人们都看到了杨绵绵的身影。此次实地考察,杨绵绵连续奔波了6个昼夜,以至于在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她累得一到车上便睡着了。而在抵达目的地的当晚,杨绵绵又出现在座谈会上,尽管由于疲劳过度,嗓子发炎,已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还是坚持召集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等到8个问题全部讨论结束,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而上午8点,她又出现在下一个行程的飞机上。

  杨绵绵常常是事必躬亲———对每一项有关海尔发展的事项她都时刻放在心上、实践在行动上———以至于她忽略了疲倦,而让人们觉得她仿佛不知疲倦。

  人们还记得这样一件事。2000年9月,海尔在全国10个城市举行B2B洽谈会,这是海尔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市场行动。杨绵绵再次担纲,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穿梭于济南、广州、上海、武汉等10个城市,先后逐一主持了这10个城市的洽谈会,而且还在中间返回青岛参加了两个会议。面对员工们关切的目光和询问,杨绵绵惯常的回应是笑笑,那意思是:放心,我没事。

  在此次市场行动中,杨绵绵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到会议现场看布展情况,并和商家现场交流。有时尽管飞机到达目的地很晚了,但她的第一个安排仍是赶往会场,这个“惯例”到现在谁也没有给她改变过来,也不可能改变。

  杨绵绵总是这样反复说着一句话:“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正因为商家对海尔产品很重视,所以我们更应该而且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人曾问她:“你这样没白没黑地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说:“人总是要做点事的,在做事的时候,不要当成负担,而要当成乐趣。当你看到企业由于自己和同志们的努力每天都在发展时,当你看到这个社会有那么多消费者因使用了海尔产品提高了生活质量时,当你看到还有那么多工作需要自己时,你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整整17年,杨绵绵的每一天都和海尔联系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她的日程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而且往往节假日的时候,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每次出差回来,她的第一个去向是企业。张瑞敏曾经多次希望她在星期天在家里休息放松一下,但杨绵绵已经形成了习惯,仍然不由自主地出现在自己或部下的办公室里,甚至是车间里。

  整整17年,作为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助手,杨绵绵历任海尔集团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执行总裁、总裁。在17个春夏秋冬的耕耘下,她和三万余海尔人一起,用神奇的创造力、神奇的速度,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打造了一个世界名牌,在这一历程中,杨绵绵也打造了自己事业与人生的辉煌。但在17年的历程中,无论身处什么领导位置,杨绵绵总是以一个普通海尔人的胸怀,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绵绵的快乐,也来自于她自身的这种胸怀———惟海尔的发展壮大为最终目的的胸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2736.html

更多阅读

海尔总裁杨绵绵:目前无意投资台湾家电厂商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近日在台湾表示,海尔集团是否会到台湾投资,要看机会。  这是杨绵绵在台北出席“第2届两岸4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做上述表述的。杨称,此次到台湾想多了解面板业、电子业和外包服务业等。没有拜访台湾厂商的计划,没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海尔国际化还差一步半

从今年开始进入全球化品牌阶段的海尔集团一直是家电行业的焦点,一年多来围绕着海尔集团的并购传言不绝于耳,然而海尔集团对于业界的关注和质疑却一直保持着沉默。(调查揭密:是谁愚弄了散户的群体智商?)   6月7日,本报记者在青岛海尔集

郭佩 开着酒厂卖野猪 郭佩海的创业故事(二)

 就在两个人僵持不下的时候,2005年冬天,郭佩海接到了来自大连的一个订单,一共订了50头,郭佩海拿到了养野猪赚到的第一个15万元。这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笔收入,而是在焦广云面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正在这时候气温下降了十几度。   

声明:《海尔副总裁徐方强简历 海尔总裁杨绵绵的故事(二)》为网友想不到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