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中国还安全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宋晓军:我觉得这个数字不高。通过新闻媒体公布的技术装备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装备费用还是偏低,偏低情况下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钱把技术基础部分夯实。

  我们应该增加基础产业投入,这是一了百了的事情,比如现在中国的工业基础不行,这决定了你不可能把军事装备提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现在大家都用的手机,现在连手机里面的核心芯片我们都不能生产,那怎么能够生产导弹里边要求更高的高速芯片呢?怎么进入精确制造武器时代呢?人家肯定不会卖给你这个芯片的,美国有规定,绝对不允许出口,你稍微带出一点技术,马上就会被判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自身增加军事领域的投入,自主研发相关科研成果,以实现反牵制、反垄断的目标。

  但是中国军费的迅速增长很快引来了许多反对和猜测。

 第53节:中国还安全吗(2)
  嘉宾宋晓军:2001年小布什上台以后,中国军事威胁论声调逐渐高起来。西方国家一再要夸大中国的军力,是在为他们的威胁论加一个注脚。

  他们认为军费开支是衡量一个国家军力最主要的指标,如果它把你的军费开支扩大3倍到4倍,作为一个加权数,你的军事实力排名就上升了。

  在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再次抛出“中国威胁论”,一方面是在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另一方面也是在对中国进行遏制。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保障,经济发展的环境将会面临各种安全因素的挑战。尽管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并不乐观。台海局势前途不明,朝鲜半岛也是危机重重,加之近年来日益猖獗的南海各国屡屡进犯南疆,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时常受到外部骚扰。

  为了争取主动,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中国军事战略发生了转变,中国军方首次提出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所谓积极防御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尽管以我国目前的装备技术水平,实现这个战略还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妨碍作为一个战略的提出。实际上,这正是我国军队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嘉宾宋晓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2010年开上海世博会,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整个沿海200公里的海岸线,工业走廊、经济走廊,大量人力、资金,我们的金银财宝全在这一块,但你怎么防护它?

  现在国外一些防区外打击武器射程都是几千公里,比如最有名的战斧式导弹,在两千公里以外对着上海打击,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当时蒋介石没有这样一个军事实力,但是他非要在上海这个地方御敌于国门之外。淞沪会战挡不住日本军,到了上海,然后到了南京,才有了南京大屠杀。

  在现在相对和平的时期,我们要尽量抓紧时间,把原来没有或者说由于过分注重于经济而忽略了武器装备这一块打造强,来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相匹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661.html

更多阅读

第59节:中国的软实力(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的妻子。:那些最才华横溢的人,最具有创新性的人肯定不会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人。所以你一定要让这种孩子能够因材施教,然后让他们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57节:中国还安全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战”奠定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台湾问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世界性政治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实现了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的分离

第56节:中国还安全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徐光裕:阅兵的实际功能很多,一种就是重大的国家庆典往往会出现,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种形式,包括美国都有。另外一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军种成立的节庆、节日,比如说海军节、空

第55节:中国还安全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为了增加和平气氛,大家都要求各个国家的军队加强交流。因为“国之利器不示人”是在战争状态下,在和平时期,一定的公开性绝对有好处。   2009年, 中国60周年国庆大

第54节:中国还安全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49年以来,在军事层面,中国基本上都是以作战拉动需求。因为安全环境太恶劣,处于自卫的考虑,才被动地发展军事技术。这就好比是药还没有抓来,病就先发了。历史上,被动落后的处境曾经使中国

声明:《第53节:中国还安全吗(2)》为网友张艺兴暖我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