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中国还安全吗(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八章 中国还安全吗

  解密:中国的真实军事实力

  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表现的那样。

  ——罗斯福

  作为国家意志的产物,军队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它的存在将会为拥有者的独立性提供可靠保障。从这个角度讲,军事实力是维系国家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因素。

  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由此可见,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尽管历史上的战争不胜枚举,但是都没有超越政治意识的范畴。

  实际上,在任何时代,国家利益都是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军事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不受他国侵犯。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不是空谈来的,为了不受制于人,中国需要军事力量的保障。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外界围绕中国军事实力的争论也开始逐渐增多。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公布的2008年世界军力排名中,中国位列第四。多数美国媒体把中国军力放在第三位。日本《东京新闻》则认为中国军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衡量一个国家军力的标准包含显性的军事实力和隐性的战略潜力两方面。显性的军事实力包括兵力、军费投入、武器装备、战争战略思想等方面;隐性的战争潜力则包括综合国力、战争资源、战争动员机制以及历史作战的经验教训等。从国外媒体对中国军力排名的依据来分析,武器装备、兵力、军费投入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三大标准。

  但看武器装备,从传统的“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到频频展示先进武器装备,中国在展示大国开放和信心的同时,也把中国利器置于世界武器对比的天平上。中国利器先进还是落后?是否足以为中国发展保驾护航?在宋晓军看来,显然,国之利器并不够利。

  嘉宾宋晓军: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有一些描述,比如我们的军事装备,已经形成以第二代军事装备为主体,第三代为牵引的结构。如果只从硬件角度来说,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实际上已经到了第四代。

  目前,核潜艇只有五个常任理事国有,我们的是第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而美国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俄罗斯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

  法国跟我们几乎是同步开始建造核潜艇,因为当年戴高乐跟美国关系不好,本来美国答应援助给他的东西不给他了,他只能自己干,现在法国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

  战斗机方面,俄罗斯已经开始进行第四代战机的研制,而美国的第四代战机马上就要服役了,F35、F22已经服役了,我们刚刚开始第三代战机,刚刚形成战斗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器装备方面,中国跟一些大国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第52节:中国还安全吗(1)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硬件方面的确有很多差距。不过,在软件上有没有差距?

  嘉宾宋晓军:就当兵的个人素质来讲,中国一点都不差,尤其是作战精神。主要差距还是在武器上,还有训练上。再有一点就是文化水平上,精确制导的武器时代,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军队实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方面和中国军队长期投入不足有关。

  近年来,每当中国公布军事预算,中国外交部门就要与西方政府和媒体正面对垒,进行一场唇枪舌剑。西方诟病中国的理由有二:一是中国军费增长的百分比太高,具有“威胁性”;二是中国军费情况“不够透明”,存在大量“隐性军费”。美国军方认为,中国没有把航天工业和研发太空武器的支出计算在内;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平可夫则认为,中国近几年研制“神六”、“神七”的太空计划,并没有列入国防费当中,也应该算“隐性军费”。而今年中国国防费增长14?89%,更是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诸多猜测。美国很多民间论坛甚至认为,14?89%说明“中国将拥有更多的致命武器,威胁亚太地区安全”。为此,中国选择“自曝家底”,据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军人人均国防费数额仅是美国的4?49%,英国的5?31%,日本的11?3%。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国防费支出占GDP比重约1?4%,而美国已经超过了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662.html

更多阅读

第58节:中国的软实力(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九章 中国的软实力  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一个国家的

第57节:中国还安全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战”奠定了当今世界的格局,台湾问题是“二战”遗留下来的世界性政治问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实现了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的分离

第56节:中国还安全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徐光裕:阅兵的实际功能很多,一种就是重大的国家庆典往往会出现,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种形式,包括美国都有。另外一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军种成立的节庆、节日,比如说海军节、空

第55节:中国还安全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为了增加和平气氛,大家都要求各个国家的军队加强交流。因为“国之利器不示人”是在战争状态下,在和平时期,一定的公开性绝对有好处。   2009年, 中国60周年国庆大

第54节:中国还安全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49年以来,在军事层面,中国基本上都是以作战拉动需求。因为安全环境太恶劣,处于自卫的考虑,才被动地发展军事技术。这就好比是药还没有抓来,病就先发了。历史上,被动落后的处境曾经使中国

声明:《第52节:中国还安全吗(1)》为网友嗜血屠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