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当电视屏幕上出现“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的故事时,没有人怀疑,自己正在经历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巅峰时刻。然而,繁荣真的会永远眷顾这个国家吗?对于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前行的长河中是否有我们未曾发现的暗礁,当我们把繁荣已经视为理所应当时,是否能对试图绊倒我们的障碍视而不见?

20年前,我们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现在,共同贫困这个残酷的字眼已经与中国绝缘,但共同富裕还只是一张蓝图。 富有与贫穷的巨大差距像一个巨大的鸿沟,刺眼地显示着中国在发展中隐藏着的伤疤。 根据2009年年初农业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761元,二者相差近4倍,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在消费支出方面,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镇居民该项支出则为11243元。 嘉宾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的贫富差距应该分三段,第一段,中国贫富差距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过去是绝对过剩,现在是相对过剩,这两个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财富,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GDP由30年前的3600多亿元到现在超过30万亿元,财政收入由过去1132亿元人民币,到现在6万多亿元人民币。财富的增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现在就要思考我们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 现在贫富差距确实过大,财富往一端启动,可能付出的代价很高,GDP每年的财富分配中分享的份额很少。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过去资本严重短缺与劳动力过剩,所以各种政策都向资本所有者倾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劳资双方的所得就出现了失衡,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从资本相对短缺到现在资本相对过剩,可以说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贫富分化不仅导致了社会大众和精英之间的裂痕,导致结构层面的“上层阶级化、下层碎片化”与行动层面的“上层寡头化、下层民粹化”,还终将带来社会断裂,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嘉宾郑功成:财富分化的差距首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不同社会阶层,贫富之间往两极走,并且产生对抗,这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国家很多社会矛盾甚至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全体国民不能够合理地分享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影响我们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影响到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说20年前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鼓励财富的创造,它带来了财富的增加,那么现在如果不强调合理地分配它就会进一步影响财富的继续增长。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财富很多,我们对外贸易程度都很高,但内需拉动不足,消费能力有限。 然而,城乡差距仅仅是巨大贫富差异的冰山一角。前不久,有专家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实际上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甚至比城乡之间更严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收入不平等的日益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