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大使: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家都说世界经济前途在中国,这恐怕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根据联合国经社部的统计,中国目前还是一个低中收入的国家,所以让中国来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恐怕是件遥远的事情。我觉得美国包括欧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仍然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中国经济能否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的争论,反对者实际是两种理由。其一是沙祖康副秘书长认为的,中国经济虽然高速增长,但并不足以和美、欧对抗;其二则是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同看法。2009年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增长3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5?4%,CPI与PPI同比分别下降1?2%和7?9%。又是一组被社会两种解读的宏观数字。一方是消费稳定,投资强劲,复苏态势明显;另外一方则是,严重依赖信贷刺激的投资增长,出口未见好转,内需依然不足。

  而面对这一切,中国的态度却非常冷静,不少有识之士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崛起依然脆弱,崛起之路漫长而艰辛,面对国际力量对比出现的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的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中国面对的是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不管如何,在全球化的经济链中,中国这个环节已不是可有可无。人们都清晰地懂得,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将惠及全世界。无论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标签,都传递着这样一个主题——中国越来越强大。

  中国石油新版图

  “每一朵玫瑰的背后,都有12克石油。”足以看出石油作为工业血液的重要性。正是因此,美国人选择了石油作为黄金的替代物,维系美元霸权。享誉华盛顿和西方世界权势人物、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这种强权哲学迄今仍为很多国家的精英人物所推崇。

  中国石油曾经自给自足,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石油需求大幅上升。2008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超过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2%。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石油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在进口来源上,中国对于中东的石油依赖度高达58?5%,非洲则是23?65%。两者占去80%的份额。而这80%的石油进口,基本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入。但是中东石油,以及马六甲海峡早已被美国控制,作为其维护霸权的工具。

  在能源的增长曲线中,最具陡升性的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油价,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能源“瓶颈”。2008年,油价波动剧烈,一度冲高到每桶147美元。这也被看做是国际炒家对中国在内的新兴工业体的一次劫掠,因为石油是工业血液,是刚性需求。而这个期货市场,同样操纵在美国手中,为华尔街所左右。

 第22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6)
  如何打破封锁,构筑安全的石油保障,已经刻不容缓。2009年,中国乘势出击,大规模海外并购,打通多条石油管道,构筑全球石油版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693.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

声明:《第22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6)》为网友染色的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