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8)

 第1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向松祚:人民币推进区域化合作最大的难点有两个。一个难点是怎么样让贸易伙伴愿意用人民币来结算。如果参加贸易结算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国与国之间也会有一些贸易可以用人民币来结算,怎么样在贸易结算上形成一个双边的和多边的机制。第二个难点是从贸易过渡到金融。比如说上海的金融市场怎么变成国际化的市场。因为总体来讲,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很单一的,我们其实主要是股票市场,那么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实际上是相当不发达的。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得妥善而稳健,能够在15年甚至30年把上海变成一个真正的起码在亚洲是最好的金融中心,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就真正迈出最重大的一步。

  向松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要从周边开始,再进一步扩展到亚洲,然后再进一步成为国际上的主要货币。

  嘉宾向松祚:我提出过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就是大中华货币区。我认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建立大中华货币区;第二步以大中华货币区为货币形成东南亚的货币区,不仅包括东南亚,也包括日本甚至澳大利亚和周边的国家;第三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元区、欧元区、人民币区。这个时候再进入下一步。大家可以坐下来谈,是汇率稳定还是超主权货币来管理三大货币区。即使大家不愿意坐下来谈,我们这边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区,对美元、欧元的依赖都可以下降,我们内部的资金可以内部解决。其中前两步对人民币最关键。

  在亚洲,人民币已经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周边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人民币。人民币现在已经是区域性的,但还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对中国来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至少需要15~20年的时间。

  货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恐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如何练好内功才是最为重要的。只有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机制,人民币的国际化才会水到渠成。

  当欧元之父蒙代尔被问及“人民币何时可以取代美元”,他的回答是,“100年!”“因为即使欧元现在已自由兑换,并有大量的欧元债券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基础,现在仍远远未能取代美元。人民币的重要性日渐增加,但与欧元的地位仍有很大距离,与美元的地位相比,更是遥远。”100年或许太久,但对走向人民币国际化的每一个台阶的跨越来说,都会充满艰辛,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要为美国救市埋单

  2009年3月19日凌晨,美联储传出消息:美联储当季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在未来6个月内,收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在未来12个月内,收购价值7500亿美元的房利美、房地美抵押贷款证券,外加1000亿美元“两房”债券。

  美国又要开始印钞了,美元又要注水了,这是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的第一个反应。美股涨,美债涨,油价涨,金价涨……这是全世界对美国印钞的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701.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

声明:《第1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8)》为网友大六汉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