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面对危机的中国(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一直以来,消费都是中国的“软肋”,居民消费占整个GDP的比例非常低,这也是中国陷入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外需没有,经济陷入低迷。现在,政府不管增加消费还是增加投资,都是在开支,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这样的担忧——政府投资加剧了我们过去长期以来居民消费率长期失衡的趋势,质疑政府是不是还是沿着过去的逻辑解决问题。

  嘉宾李稻葵:消费相对不足是长期的制度性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制度性的政策去解决,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解决。反过来讲,政府的投资是一个短期行为,是为了应对金融风暴的冲击。

 第9节:面对危机的中国(3)
  政府投资短期内需要上升,以弥补民间消费不足,但这个措施不能替代制度性的措施。提升我们的消费,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我们长期以来是城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现在满打满算住在城镇的人口不过50%,可是我们工业比重远远超过这个比重。

  农民在农村,不管他是不是进城打工,不管收入是高是低,从长远来看不可能有巨大的消费空间。农村,有了钱之后,农民做什么呢?房子换一换,电器换一换,剩下来干什么呢?没有消费的基础条件,没有服务设施,没有第三产业,也没有消费的氛围。他的娱乐就是打麻将、打牌,自娱自乐,你输了,我赢了,这是财富转移,不能算消费。

  只有进了城,完全成为城里的居民,才看到消费的前景。他的孩子要读书、穿新衣服,他要买房子,要装修,买家具,这样消费才能提升起来,城市化是提升中国消费的必要条件。

  二是我们公共财政需要改革。现在有很多不利于消费的财政制度,比如汽车购置税。

  我们的汽车除了1?6排量以下的汽车,还是9%~10%的购置税。购置税是10年前推出的,当时的理念汽车是奢侈品,买汽车收购置税是削峰填谷。但现在汽车正在走入千百万的家庭,汽车恐怕不能称为奢侈品,所以今天应该取消购置税。

  另外跟公共财政有一点关系的是基础性医疗和教育,如果能够实行一定的普及性和公平化,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百姓,不用为教育和医疗担忧,他们也能够更大胆地消费。

  人们对财政赤字的担心,除了担忧拉动消费乏力,还担心财政赤字的出现,认为财政赤字会引发通货膨胀或经济危机。美国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大卫?沃克就曾说过,“美国有如覆灭前的罗马帝国。其财务状况‘一塌糊涂’,‘它的商业模式已经完蛋了’。它面临着预算赤字、贸易赤字、储蓄赤字以及领导力赤字”。背负着巨债重壳的美国,陷入“温水慢煮”的境地,伟大的帝国经济产生出美丽的泡沫,这些大大的泡沫看上去很美,最终破裂,给美国和全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

  事实上,只有在融资手段运用失衡时、财政赤字的规模超过实际需求时,才会引发通货膨胀。

  嘉宾李稻葵: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从2009年情况来看非常小,或者说不存在的。但是在未来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时间段里面,这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要高度警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3706.html

更多阅读

第28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俄罗斯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钱,整个国际支付都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给了它一笔钱。这笔钱拿石油作为抵押,如果没有钱还就用石油来偿还。价格本身还是按国际油价确定,所以表面上看是石油

第27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晓平:我先讲一个故事:丘吉尔最早当英国海军大臣的时候,把英国所有军舰都改成烧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他就胜了,因为德国的军舰是烧煤,煤要先点火,两三天锅炉才能达到温度再出航,所以

第26节:面对危机的中国(20)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我们喝水之前一定要往后看,这种塑料瓶子后面有一个三角,里面有“一二三四”。实际上我们现在喝水用的这种塑料都来自于石油,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一超过70度就会释放有害物质。  我们

第25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二个层面,新加坡这些公司主要不是资源类的公司,它是一个中转公司。比如新加坡有很多油库炼厂,又处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们南海交界的马六甲海峡,很多的码头资源都可以使用,是一个很好的

第24节:面对危机的中国(18)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其次就是非洲。我们老一辈领导人在那儿经营50多年,非洲是未来很大的希望,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资源,特别是几内亚湾,这个区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石油基地。这里的尼日利亚、安哥拉以及

声明:《第9节:面对危机的中国(3)》为网友情何以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