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为什么你还没有好工作》
第四章我们都是普通人 中国的神仙也不少,只是道家体系中的诸位神仙,比如这个大帝那个真君,各个面目呆板个性晦涩,若没有人说,根本没有人会记得有某一位大君存在。若不是西游记里那只猴子闹腾了一番,估计连玉皇大帝的形象都不会这么深入人心。而且连个像样的神庙都没有,别说比那欧罗巴的宙斯神庙、阿波罗神像,就是乐山大佛也没法比。常常看到在一个小小昏暗的神龛里,一个做工粗糙的神像,旁边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说明了他是某某大帝,让人实在担心这大帝的灵验,总有种电线杆小广告的感觉。 相比之下倒是史前的那些神祇们面目鲜活一些,比如盘古、女娲、精卫等等。夸父就是其中的一位,夸父逐日的故事大概不知道的人不多。只是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故事,这个人做的事情似乎有点疯狂,结局似乎有点凄惨,甚至没有一点点悲壮的意味,别人提起他的时候甚至没一点点同情。我一直不太明白夸父追逐太阳的目的,追到了又能如何?吃又不能吃,用又不能用,揣在怀里太烫,顶在头上太亮。这个故事想要告诉后人什么我也不是很明白,是说夸父执著,还是说他有理想,抑或是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夸父追太阳之前的故事未见有详细的记载,不过我猜这样一个巨人多半不会是默默无闻的,多半也是颇做了几件了不得的事情。然后就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开始想做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于是开始追太阳。只是这个目标有点太高,而且目的性不明确,可行性也不高,开始的时候是一场喜剧,中间是一场闹剧,最后却变成了一幕悲剧。 找到适合你的理想和目标

中国的古代故事中常常有点励志的味道,但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时候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而国外近代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