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恋爱哲学:让步,才会更进步》
让尊重跑在了解的前面 谁说相爱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 谁说了解彼此,就一定幸福? 而谁又能说,

不了解的爱情,就一定不幸福? 相知、相惜、相守,一直是爱情中美好的境界,甚至是有进阶性的幸福层次。很多恋人都以此检视,自己是否爱得够深。 不过关于爱的模式,有太多的约定俗成,反而忽略了个别的差异化。谁说相爱就一定要有足够的了解?谁说了解彼此,就一定幸福?而谁又能说彼此不解,就一定不幸? 莲儿是学艺术的,在没毕业之前,她谈恋爱的对象都是同行,从各种学派、不同风格到创意理论……有天南地北谈不完的话题。那些情人对她的个性和兴趣也都有足够的了解,却往往因为太熟悉彼此的一切,就像在跟对方的解剖图生活,相处时少了点想象空间,也缺了点包容范围,常常发生争吵,还是不能相守一生。 莲儿最近的交往对象谷枫,是在科学园区上班的工程师,和她以前的对象迥然不同。谷枫对艺术没有太多研究,谦称自己是门外汉,纯粹只会欣赏而已。他们约会时,并不谈论太多各自的专业,跳过艺术与科技的范围,其他和民生消费、娱乐八卦、音乐戏剧相关的话题,都能聊得很开心。 相处一段时间后,莲儿感受到了从前不曾体验过的轻松。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谁说相恋的两个人,一定要很了解对方呢? 每个人都有被了解的渴望,不过每个人其实也很怕全被看光光。这是人性微妙的地方。伴侣相处久了,必定会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深浅程度却又因人而异。假使过度重视彼此了解的程度,而忽略了其他部分的经营,相处还是会有问题的。 与其在“了解”这个方向着墨太多,不如把“尊重”放在“了解”的前面,因为“尊重”远比“了解”更为重要。 对一个人的了解,是了解不完的,用尽一生的时间,也未必真的了解对方;但是尊重却是立竿见影,只要真心尊重对方,就立刻能获得善意的响应。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异国恋侣对彼此的语言、文化都很陌生,喜欢上对方以后才会开始面对这些差异。即使并不了解某些行为举止是怎么一回事,若是懂得尊重彼此,就会相互包容,相处时依然可以幸福愉快。 不可否认,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确实重要,但不是最重要。心灵的沟通,并不仅仅在于了解对方究竟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更重要的是,碰到对方和自己想法不一样时,还能尊重他的看法,容许他的坚持,不会要求他妥协或改变。 尚未遇见幸福的人,常埋怨自己缺乏上天的垂怜,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幸福,其实就在眼前。只要愿意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即使在挫折面前,也必定会藏着礼物。追求幸福的方法,既不复杂也不艰难,只不过大多数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不是知道的不够多,而是只顾着肤浅地“知道”,并未彻底地“做到”。 人生的每个转角,都有可能与幸福相遇。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心情出发?对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是否都带着一份同理的关怀,以及愿意付出、成全的热爱?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必定会在某份机缘里,燃起幸福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