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大学:老人的新边疆(1)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营利大学,属于草根大学。目前虽然在上升中,但如理查德·S.拉什所估计的那样,即使到了顶峰,最多也只能占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的25%左右,不可能成为主流。营利大学传授应用知识,不涉及知识创造,培养的是一般的生产阶层,很难染指培养社会精英的一流大学的领地。但是,营利大学的意义不在其本身规模或市场份额的大小,而在于其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影响。对培养一般人才的美国大学来说,营利大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竞争,主流的大学必须重建自己的财政纪律,回应市场的要求,使大学的经营更加理性化。

  如今中国正在讨论教育要不要产业化的问题。似乎教育只能有一种体制,非此即彼。营利大学给我们的提示是:教育体制首先要多元化,要多种体制并存。营利大学不仅是产业,而且是教育工厂,满足的是基本的市场需求。比如中国的新东方这类学校,都可以归入这个体系。高等教育不能完全以这样的方式经营。但是,这样的大学如果能够和其他体制中的大学共同生长,则会促进高等教育的繁荣。

  大学:老人的新边疆

 第44节:大学:老人的新边疆(1)
  一个60多岁已退休的在读研究生,在读解西方抗议运动的历史时,讲起自己年轻时参加民权运动的经历,让后辈受益匪浅。其实,讲"二战"有经历过"二战"的同学在场参加讨论,这常常比一个大教授的存在更有意思。我倒是觉得,年轻人那种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文化不进行相应的调整,恐怕会浪费了向这些老同学学习人生的机会。

  我35岁开始在耶鲁读硕士,然后是博士,离校时已经42岁,用我自己的话来说,是该考虑退休的时候了。开始时上日语课,坐在一边的大一女孩子竟是我上大学那年出生的。离校那年,我上大学那年出生的人竟开始在我所在的博士课程中从一年级起步了。

  不过,我并不会因为每天和年轻人对比而觉得自己"老之将至"。一次上考古课,竟和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同班。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几乎每天都见的伙计是20世纪50年代的耶鲁本科生,如今重新当起学生来。人家堂而皇之地在这里读书,我还有什么可惭愧的?

  最近,美国的大学中老人变多。这里有几股力量。首先,终身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人到中年进大学越来越平常。这些人构成了美国大学中的非传统学生,即25岁以上的大学生。为了适应这些人的要求,有的大学竟开始建幼儿园。因为有孩子的学生有此需要。目前,25岁以上的非传统学生占美国大学生总数的38%,而1970年时仅为28%。甚至常青藤盟校,如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布朗、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也努力招揽非传统学生。比如为了给非传统学生服务,哈佛设置了Harvard Extension School,每年有13000学生就读,其中500名学生的目标是学士学位。哥伦比亚有School for General Studies,录取率为40%。宾夕法尼亚的College of General Studies有6000学生,其中1/3的人是来拿学士学位的。

  不过,这些学生中,真正的老人还不算多。我在《波士顿环球报》上看到一组对这些非传统学生的介绍。大部分都在30~65岁之间。其中只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但他给我印象最深。别人求学,大多为了事业的转轨,掌握新的技艺。他的求学目标栏中则赫然写道:想明白我这一生究竟应该干什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6114.html

更多阅读

第46节:大学:老人的新边疆(3)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密歇根大学则于2002年建立了一个"大学院"(University Commons),专门供校友和退休的教授、员工使用。创建者杰夫·贝克(Jeff Baker)自豪地说:"我们仍然通过学习和艺术与大学连接在一起。这

第45节:大学:老人的新边疆(2)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这样的目标,体现了老人上大学的精神。他们不是想再重新开始一个职业,而是更积极地思考人生、社会和文明。我其实在很年轻时就羡慕老人。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台湾的姨父去世,我给姨妈写信

第44节:集合点的定着(9)

系列专题:《心灵成长与自由意志:做梦的艺术》  我马上争辩说,没有任何事是在理性的范围之外,也许事情会不清楚,但迟早理性会找到途径使事情明朗,我真的这样相信。  唐望很有耐心地指出,理性只是集合点停留在习惯性位置上的副产品而已

第44节:我的祖国与我(9)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后来考完托福,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我将我所有发表过的文章和诗歌全部翻译成英文,并附上中文报刊或杂志的原件,厚厚的一沓,作为美国大学申请资料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得到录取委员会

第44节:大师的投资习惯(44)

系列专题:《投资智慧:大师的投资习惯》  以上例子中的玩法一般的投资者是无法效仿的。这些环球大投资家都比或曾经比索罗斯富有,但索罗斯却是唯一一个允许一般投资者搭乘他的“过山车”的投资家。那些在量子基金成立早期就大胆加入

声明:《第44节:大学:老人的新边疆(1)》为网友寄遠方詩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