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精英会淹没在大学中吗(4)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师生比例达7∶1、6∶1,甚至有3∶l者。同时,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又可以在一些低层级的州立大学、社区学院、营利大学、网上大学进行。反观欧洲,大学基本全由国家经营,一方面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不许或限制大学向学生收取学费,导致了教育质量的全面下降。
全球化的竞争,已经使这种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难存活。学生和教授可以在全球流动。政府想管也管不了。比如,德国的大学得不到经费,校园教室拥挤不堪。政府力图维持平均主义的大学教育,结果学生不买账,纷纷跑到英国大学中去。英国政府限制大学收费,经费不足使教授负担加重、报酬偏低,结果一流教授被美国的大学挖走。不仅政府在那里瞎指挥,而且那个指挥棒也越来越不管用了。《经济学人》给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上提出的直截了当的建议是:让大学体制多元化。大众化的大学教育,早已经超出了政府财政可能承担的极限。必须广开财源。政府的拨款、校友的捐助、学生的学费、企业的投资,哪一个都不能排除。同时,一个高度复杂的全球化知识社会,需要多种层级、多种体制的高等教育服务。公立、私立,非营利性、营利性,课堂教学、网上教学,都必须各显精彩。各种教育制度,要在一个平台上争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这样才可能优胜劣汰,竞争出最优的复合体制。 在当今全球化的高等教育的扩张中,中国已经处于带头羊的地位。中国大学生的增长,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最高的。但是,由于管理过死、体制过于单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在政府手里,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扩张给中国大学带来的是危机而不是机会。我在近著《谁的大学》中已经论及,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不应通过教育拨款集中在少数精英大学,而要通过教育券的手段分散到学生手里。只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超过规定的高考分数线,就可以从国家那里得到教育券,用来支付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从国家手中兑换现钱。这样,大学必须先在市场上争夺消费者,招来学生并提供了教育服务,才有要钱的资格。在这方面,对公立、私立大学要一视同仁。这样,民间资本看到有利可图,会大量进入高等教育。没有北大、清华这样的实力的民办大学,可以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学费来吸引学生。这种低层级的大学,会给整个大学体系施加巨大的价格压力,抑制高等教育费用的上涨。真正的一流大学,也可以在竞争中产生。可惜在今天的制度下,大学没有提供教育服务,就先向政府要钱,打造自己的品牌。各大学都好大喜功,烧钱兴事,唯恐不够一流、要不来经费。这不是市场行为,而是寻租。结果是高等教育费用不断上涨,却没有人真正关心教育质量。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费用在绝对数目上迅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许多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到欧洲读书。这说明中国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失败者,正在丢失自己的市场份额。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怕的不是遍地野鸡大学,而是几个"一流"垄断教育资源。只有放松管制,让民间教育自由发展,中国才可能利用现在的机会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大国。
更多阅读
第34节:中国企业,在危机中成长(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当中国企业“雄赳赳,气昂昂”跨出国门、在海外攻城略地时,受到的往往是冷嘲热讽甚至冷枪暗箭,而不是异国人民的欢呼雀跃。上海汽车收购双龙,当时就因为韩国工会过于强大,经常以罢工为由,要
第33节:中国企业,在危机中成长(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危机中成长 海外并购,为何阻力重重 冬天来了,大部分人是过冬者,一部分人是牺牲者,一小部分人是狩猎者,能幸存下来的则是胜利者。 如果这一小部分的狩猎
第34节:精英会淹没在大学中吗(3)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可惜,这两派人都无法解决目前大学的问题。传统派理想虽高,但脱离现实。现在人人想上大学,把不懂苏格拉底的非精英拒之门外纯属异想天开。未来派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可惜是懂技术而不
第33节:精英会淹没在大学中吗(2)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第四,大学教育成为一大产业,引起了激烈的竞争,企业界跃跃欲试,要在象牙塔里开店。传统的大学已经无法维持其垄断地位。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世界大学生人数超过800万(这个数字比上面提
第32节:精英会淹没在大学中吗(1)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如今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高科技社会。教育的竞争决定社会的竞争。美国的中高产阶级,在这方面已经先声夺人。如今美国的精英,与布什时代不同。一流大学的学生越来越聪明,学术训练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