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观察五:动作(2)



系列专题:《生活中怎样学会成熟:成熟法则》

  肢寻求排泄通道。

  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里,手与脸的区域特别大,显然,表现感情的重要手段,除了表情、嘴巴和眼睛外,接下来即是双手。

  2.双手环抱于胸前表示拒绝

  现在举几个常见的手脚动作,来分析其内在心理状态。首先是双手环抱于胸前的动作,这动作具有盖住人最重要的器官--心脏之意,即含有保护自己不受对方伤害的意思,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在表示拒绝。

  其次,因为看不见手掌,可解释为手里可能藏有某种武器,即随着拒绝对方的意识的强烈,如果有必要,环抱的双手可以立刻转变为攻击姿势。

  不过,最近的年轻人做这种双手环抱于胸前的动作时,好像还加入了一点新的含义,即触摸、爱惜自我的心理。与其说他们是在"人际关系"中生存,不如说他们采取了把重点放在"自我关系"的生存上。因此,年轻人做出这种姿势时,不一定是在对他人表示拒绝,而可能是一种爱自己、重视自己的新生存方式的表现。

  相形之下,女性很少将双手环抱于胸前,但也不可因此认为女性就没有拒绝心理,只不过女性表示拒绝的方式不同罢了。也许你注意过这样的动作--双手拄在桌子上支着自己的下巴或面颊,这种动作的深层心理与男人的双手环抱于胸前相同,也是以手造成围墙来拒绝对方。

  还有一些表示拒绝及防卫心理的手部动作。例如独自居住的单身女性,遇到讨厌的推销员来访时,她即使把房门打开了,也不会让推销员进入,而是伸手去阻挡对方。人的手背不如掌心重要,所以,将手掌心对着对方的拒绝,便是相当强硬的拒绝心态,是绝不可以轻易忽视的。

  3.思考时的手部自然动作

  以手摸头是一种常见的动作,这是强调正在用脑筋考虑事情。有的人甚至还敲头,或是向上梳动头发,或者把手放在太阳穴上等。手的动作和思考的速度成正比,当思考的速度加快时,手的动作

  也会很频繁,有新的构想产生时,摸头的速度变快即是此因。

  有时同样在思考,但手并不是去抓头,而是去支下巴,这就表示

  思考的速度变慢,所以集中度也较弱。

  与此不同的是一手握拳打自己的另一手掌心,或者将自己的指关节扳得咔咔作响,这种人多半对自己的体力充满信心,或者也可解释为威吓对方的动作。不过,这时候当事者脑中往往并没有在思考,所以面对这样的人时绝不要屈服于其威吓,只要以理相对,自然可以轻易击败对方。

  另一种女性较常见的动作,即说到自己时以手指着自己的胸部,是缺乏信心的表现,需要以自己的动作来确定自己的存在。不过,男性化的女性就很少有这种动作,或者这可以说是一种自恋现象。

  4.脚的动作比手的动作更能表现感情

  脚的动作大部分都能表现感情的强烈程度,甚至比手更单纯。情绪高昂时,人们常会抖脚、踏脚甚至跳脚。例如听摇滚乐时,都是以脚打节拍同时扭动身体,但随着音乐的复杂化,如果不加入手的纤细动作,就会跟不上音乐,因此,还是把脚的动作当做感情的指标为宜。

  不过,把一只脚提起架在另一条腿上的跷腿动作,有时也可以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特性。比如,推销员在星期天去做家庭访问,必定会注意受访夫妇跷腿的顺序。如果是妻子先换脚,然后丈夫跟着换,可

 第13节:观察五:动作(2)
  认为是妻子比较有权力。你只要针对妻子进攻,90%可以成功;若情形相反,当然是丈夫比较有权力,这就需要针对丈夫进攻了。

  根据这种说法,也可以看出公司内的上下地位与新老关系。又比如跷脚姿势很堂皇的人,当然是充满了自信,反之就表示其人无信心,或者是内心有不安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6272.html

更多阅读

《团购内幕》第13节:拦截大朋网

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第十三节:拦截大朋网  今天早上,前台小美女NINI的心情可谓相当的好。昨天夜里,出差在外的男朋友终于回来广州了,先是献上一大把鲜艳欲滴的玫瑰花做礼物,再来一场小别胜新婚的缠绵恩爱,事后,帅哥男友还在耳

第13节:观察五:动作(2)

系列专题:《生活中怎样学会成熟:成熟法则》  肢寻求排泄通道。  在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域里,手与脸的区域特别大,显然,表现感情的重要手段,除了表情、嘴巴和眼睛外,接下来即是双手。  2.双手环抱于胸前表示拒绝  现在举几个常见的手

第13节:五、技术指标分析不可靠(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五、技术指标分析不可靠  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数字统计和高速数学计算变得更加简单和容易,使得各种技术指标的计算变得愈来愈快速和精确。因此,用技术指标分析股票价格的走

第13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4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  ——职业定位很重要  小丫在外语出版社和时尚杂志社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两份实习工作几乎占用了她全部的休息时间,很累,但同时也教会了她许多东西,让她学以致

第13节:评论文章(1)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9节 评论文章  在电影课堂上,通常认为评论文章(critical essay)是介于理论文章和影评之间的。写这类文章的作者预设他的读者已经看过或者至少很熟悉将要讨论的电影了,尽管这个读者

声明:《第13节:观察五:动作(2)》为网友帅叔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