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形势严峻,舆论对青年创业的话题又热了起来。但是这种讨论中有个常见的误区,即过多地依赖“风投制”,认为在没有风险投资介入、没有创业板提供退出渠道的当下,创业激励会面临很多困难。其实,创业启动阶段的选择,未必只有风险投资一种。
周日晚上,CCTV经济频道播出了《青年创业中国强》特别节目。节目中介绍的创业者,都采用了“导师制”。导师的身份一般是某行业中较为成功的人士,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以及资金、技术、关系网络支持。
上网google一下,与央视合作《青年创业中国强》系列节目的,是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而该计划的原型,就是英国查尔斯王子倡议成立的青年创业国际计划。这个计划除了提供小额贷款外,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提供英国人擅长的“导师制”。
在世界创业投资领域,此前较为流行的是美国首创的风险投资制。即由专门的投资专家考察项目,在小范围内募集资金、成立专项投资基金(这一个过程称为一“轮”)。基金投资于特定项目后,通常会派代表进入董事会,在重大事项上参与决策。很多时候,风投还会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推荐高级管理人才进入。例如,google的CEO施密特,就是由风投公司推荐任职的。
从这个过程我们看到,“风投制”也兼有导师制的一些优点。风投也会对企业进行咨询指导,并且十分乐于将自己的关系网络与企业共享。
但是,风投只愿意投资给那些高成长、高技术、高业绩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高风险。硅谷的风投,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最少是50倍,一般一个项目有200到500倍的回报率才会进入风投的视野。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进入上述“三高”行业。从《青年创业中国强》节目中看到,有不少青年选择了种植业、快递业、室内装修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不可能达到高技术企业那种回报率,但无论是吸引就业还是服务社会,它们也都不可或缺。
因此,在鼓励、提倡高新技术创业时,无论是媒体还是业界,也应多将眼光放在普通行业的创业上,在金融危机影响仍未消除的大背景下,对于“导师制”等其他类型的创业辅助模式,也宜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