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浦东的罗氏中国研发中心投入使用一周年,上海罗氏致敏生产基地落成,授权其他制药厂生产“达菲”……全球医药巨头罗氏2005年在华的举动一直备受注目。日前,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弗兰茨·胡沫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台专访时,详细讲述了罗氏在全球以及中国战略的异同,并谈起了自己作为老板平衡公司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责任。下面是他在接受采访时的对话。
全球战略与中国期待 问:罗氏是一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公司,悠久的历史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财富也可能是一种负担,你是如何优化公司结构,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的? 胡沫:在制药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具有这样能力的公司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更好的新药,“更好的”是指那些药物能够治愈现在还无法治愈的疾病,或者是能够延长不治之症患者生命的药物。中国的研发中心在未来将发挥主要作用,服务于我们全球的创新网络,用更短的时间研发新产品。问:从2002年开始,罗氏就开始实行新的全球战略。 这项策略对你们的整体业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胡沫:我们对业务进行了调整,比如维他命业务;我们还出售了OTC业务,就是非处方业务。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诊断和处方药业务。这样的调整使我们的业务重心更加明显,条线更加清晰。同样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全球新药领域的发展。在研发方面,我们的投入增长巨大,每年投入40多亿美元,这是发明新药的主要力量。 问:你们是否在中国采用同样的策略? 胡沫:我们采用了类似的策略,重点关注诊断和制药领域。不久前,我们刚刚在中国落成了致敏生产基地,这是第一家这种类型的工厂。 问:你对中国市场有什么期望? 胡沫:从各方面而言,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都非常重要。首先,这个市场对西药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二,在研究方面的潜力很大。我相信中国在科技方面的实力很强,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有非常好的大学。中国在研发设施方面的投资也非常多,综合利用这些优势是我们策略和目标的一部分。 授权并不是困难的决定 问:罗氏已经宣布同意授权其他一些制药厂生产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对罗氏来说,这是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 胡沫:我觉得授权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决定,作为一家企业,在全球努力防止疫情蔓延的艰难情况下,我们的责任并不仅仅是生产产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世界卫生组织密切合作,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一家公司或是一国政府能够独立应对潜在的疫情,所以我们授权第三方生产很自然,而且也是必需的。 我们必须仔细挑选第三方生产商,因为他们要有足够的能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作为我们的补充。 问:作为制药公司的老板,你可能常常会遇到两难局面,要作出一些困难的决策,比如这次面临的公司利益和人类健康之间的抉择。 胡沫:这并不仅仅关系到公司的利益,还关系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一个大型的跨国公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我要为我们全球66000名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负责,就好像要对20万员工负责一样;第二,在医疗保健行业,必须具备责任感,知道自己要做出怎样的贡献,怎样把那些创新产品带入市场,平衡公司利益和社会责任。